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企业初尝“碳管理”数据缺失成难题
作者:刘夏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1137  更新时间:2010/6/20 12:47:3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6月23日、24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数家会员企业将在协会低碳经济项目官员刘尚文的召集下展开一次集训。届时,各个企业所派出的管理人员将置身于一场场以碳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轰炸式培训中,其信息密集程度可能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后哥本哈根时代的到来,不仅意味着气候变化的挑战,也带来了供应链重组和实现经济、环境双收益的一个契机。毋庸置疑,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他们的共识。

  在此背景下,企业纷纷意识到,必须尝试应用这一较为新鲜的事物——碳管理。

  客户集中在四大行业

  顾名思义,碳管理即管理企业碳排放,涉及到碳标准、碳核算、碳审计、碳交易、低碳解决方案和碳披露等众多相关领域。

  张有为是碳管理领域的资深人士,他所在公司的国内客户大致集中在四个行业:能源、建筑、运输和制造。

  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这四个行业都有减排的需要。能源,特别是高耗能行业有来自上级主管单位的减排压力,目标明确;房地产商追求产业升级,希望推行绿色建筑概念,提高竞争力;运输业如航空,受欧盟碳排壁垒的影响,也有减排压力;玩具、五金等中小制造业主要做外贸,会考虑国外环保理念。”

  “碳管理的起点是碳核算。”张有为告诉记者,“摸清家底,对公司碳排放做出比较精确的分析和量化是第一步,其次,才可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核算工作因企业而异,有的耗时1~2月,最长可达十几个月。”

  张有为介绍说,不同的工序减排潜力不同,解决方案通常不止一套。以钢铁企业为例,碳排放来源可以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因此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比方说,在煤耗能上面投入一亿,可以减排十万吨二氧化碳,同样资金投入到天然气,减排量可能就是五十万吨。因此,他们会为企业设定多种模型的排列组合,根据财务实力,选择权最终落在企业。

  数据定量成关键

  第三方审计是碳管理涵盖的另一项工作。在联合国框架下,被认可的第三方机构由联合国执行理事会指定出现,包括挪威船级社、SGS通标等等。“碳审计一般一年一更新。”张有为说。

  以上这些内容将被包含在6月23日、24日两天的培训中。刘尚文表示,正在筹备中的培训以碳管理为内容,对企业更具可操作性,更实际,也更加实惠。“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中,企业权衡的往往只是成本、服务和质量,而如今,碳排放也被纳入了考量范畴。低碳与竞争力的关联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

  “低碳的概念现在被翻来覆去地热炒,企业愿意积极响应节能减排,也希望让自己的供应链条更绿色,但实现手段却一直缺失。这是因为碳数据不被定量,无法确定哪些碳是哪一个生产环节排出的,企业内部根本没有人具备做碳管理的能力。”刘尚文表示,这样的一次培训呼之欲出。

  据了解,该此培训将以业内人士讲授的方式进行,主要针对阿拉善SEE的会员企业。为增强项目的专业性,阿拉善会邀请了碳排放标准、碳审计、碳交易、节能服务管理等众方向的专家学者。据悉,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全球自然资源研究所项目经理宋然平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助理黄杰夫等知名专家皆在受邀之列。

  国内,类似于上述培训的还有中山大学的EHS培训项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简称EHS管理体系,总部设在美国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一系列旨在为企业环境、安全与健康部门的管理人员提供的技能培训。但除此外,碳管理培训寥寥。

  中国碳管理遭遇阻力

  实际上,中国企业接触碳管理的的历史非常短。一些外企大约是在2005年前后。张有为所在部门开设“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也不过是近一两年的事。

  由于大多数企业都是首次接触碳管理,数据不全成为一个问题。张有为表示,企业内部数据集中在财务方面,煤炭等燃料消耗的数据往往统计不足。人才稀缺是另一个麻烦,有些高校环境专业在教授环境污染时,停留在传统概念,尚未将二氧化碳纳入进去。

  国家政策尚不明朗,企业的犹疑和等待可以理解,但国内已不乏行动者。张有为说,蒙牛将其沼气发电项目纳进了市场宣传,德清源鸡蛋也把低碳融入品牌,效果都不错。

  对于企业选择碳管理的原因,张有为总结道,“首先,压力来自主管机构下达的任务量;其次,从长远考虑,节能减排将使能效提高,收回成本也会更快;再次,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得到增强。”

  在企业后方,“碳披露”项目也给企业带来了足够的迫切感。

  所谓“碳披露”,即邀请企业参加碳信息披露调查,其宗旨是为投资者提供企业的碳排放与管理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009年,全球非盈利组织碳信息披露项目(CDP)与其全球顾问普华永道开发并试用了“碳绩效领导力指数”,对CDP报告的全球大公司将会得到一项基于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系列战略行动的绩效评分。

  初涉碳管理的中国企业并不倾向于将最终的报告结果公开,张有为认为这在起步之初属于正常,也不必苛求,“毕竟我们才刚刚开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