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州:“低碳理念”融入校园生活
作者:毛一竹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948  更新时间:2010/6/21 10:49:3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网广州6月17日电(记者 毛一竹)少开一天空调,少用一点水……17日是广东省能源紧缺体验日,记者在校园采访看到,提倡节能减排的“低碳理念”正在中小学校推行开来,许多中小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当“环保小先锋”。

    在广州市协和中学,记者看到“低碳”设施悄然进入绿意融融的校园。水净化系统、太阳能灯……这些设施摆放在校园的角落里看似不起眼,每年却能帮助学校节约用水2万吨,节约用电2万多度。

    “雨水、空调水、生活污水……通过收集净化处理可以用来园林灌溉,学校80%的园林灌溉和水景用水都是处理过的循环水。”广州市协和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江紫瑶向记者介绍。从2006年开始,广州市协和中学便试图在基础建设中融入环保理念。其中,由广州市协和中学与华南理工大学等共同发明的“水净化系统”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

    广州市协和中学的生物课教师李晓瑜说,这项发明可以把收集起来的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氧化处理池,然后再循环至园林里用来灌溉,中间过程不需要耗费任何人力。

    在校园的池塘边,高二年级的学生杨青蓉指着水里的小石头告诉记者:“这种‘珊瑚石’看起来很普通,但它有很多孔,可以让微生物寄生在里面,净化水质,净化过的水能达到地表二类水标准。”杨青蓉介绍,这个净化水质的办法就是学生们想出来的,以前池塘里的水两个月就要换一次,使用“珊瑚石”后已经五、六年没有换过水了。

    在课本之外,许多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找到了实现低碳理念的第二课堂。江紫瑶介绍,在广州市协和中学,每个班级都承包了一块园林,老师带领学生灌溉、修建树木,还会做各种各样的小试验。

    杨青蓉说:“我们组织了环保社团,给到学校参观的人做宣传讲解,平时上实验课就直接用池塘里的净化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