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在这里,低碳便是每个人的生活
作者:马薇  文章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点击数1257  更新时间:2010/6/21 13:14:4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吃一顿红烧肉,会排出多少二氧化碳?出差坐飞机、火车,或是自己开车,哪个更环保?未来,我们能不能住在自己设计组装的环保屋里?这一连串的问题,看起来如此“无厘头”,但在11日开馆的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低碳理念馆里,却都能得到确定的答案。

  踩在脚下的“地球噩梦”

  6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尚德低碳理念馆,第一脚踩上的是一片“噩梦般”的土地――因干旱而皲裂的土地张着大口,烟囱里冒出的滚滚黑烟将天空变成一块深色的幕布,脸上布满皱纹和血丝的人们,看着海滩上成片的死鱼,表情异常痛苦。这一个个颇为“恐怖”的镜头,以投影的方式在脚下轮番闪现,给参观者带来巨大的心灵冲击。

  这里,就是低碳理念馆的“地球噩梦”展区。

  讲解人员向我们介绍说,工业的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文明和进步的同时,也给地球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土地盐碱化、冰川融化、沙尘暴、酸雨、飓风、极端气候等环境后果,正在成为地球挥之不去的噩梦。

  “让你陷入困境的并非你的无知,往往是你自以为是却似是而非的东西。”墙上印着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名言,似乎在提醒人们:该是重新审视发展方式的时候了。在“地球噩梦”展区的尽头,有一块硕大的“化石能源倒计时警示牌”,上面正显示着――可开采年限:石油,39年179天12小时58秒;煤炭,119年198天12小时15秒;天然气,57年183天12小时23秒。鲜红的数字,每秒钟都在跳动,就像利剑直刺人们心头。

  拯救自己,从今天开始

  我们能拯救地球、拯救自己吗?看完了“地球噩梦”展区,记者不禁心生疑问。讲解人员似乎看出了记者的困惑,她指着身旁的一块互动显示屏招呼道:“到这里看看,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讲解人员所指的,是馆内一个颇受参观者喜欢的“碳排放计算器”。它能够根据操作者的指示,迅速而精确地计算出人类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和活动的碳排放量。先说吃的,吃一斤肉会排放0.7kg的二氧化碳,而吃蔬菜和粮食排放的二氧化碳则少很多。再来看“穿”,每买一件衣服,意味着要排出6.4kg的二氧化碳,看来,衣服虽然漂亮,为了地球,还是别做“购物狂”。我们住的房子也不环保,每用一千瓦时电就会增加0.79kg碳排放――夏天开空调,将会排出多少二氧化碳啊!交通出行,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不“低碳”的活动了,计算器显示,1000公里的距离(大概是南京到北京),如果坐火车,碳排放量将达到10kg;飞机,280kg;小轿车最高,将排出300kg的二氧化碳。

  站在“碳排放计算器”的面前,记者深深地体会到,“低碳生活”不仅仅是个时尚话题,而且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低碳,就是每天少吃一顿肉,少抽一包烟,少买一件衣服,少开一会儿空调;低碳,就是去超市购物不用塑料袋而用纸袋,去饭馆吃饭自带餐具、拒绝一次性筷子;低碳,就是出门尽量骑自行车,或者坐公共汽车,而少开私家车。低碳,就从今天开始。

  低碳的明天,一切皆有可能

  低碳理念馆里互动性最强的,要属“自己动手设计房子”这个环节。

  在触摸屏前,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根据想象设计自己中意的房子。如果你厌倦了方方正正的屋子,可以选择一幢圆形的房子;如果觉得空调不环保,可以选用更清洁的通风系统;用电太贵,换太阳能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能在屋顶上铺满草坪,就更妙了――关于未来的房子,你尽可大胆想象,系统会根据要求,自动设计并组建出一幢“你要的房子”。

  设计区边上,还有一个“太阳能水陆两栖小车创作实践区”。这里,是为来此参观的小朋友们准备的,地上散落的太阳能车半成品引起了记者的兴趣。据介绍,就在前一天,尚德集团组织员工子女开展了一场创意大赛,这些太阳能小车,大概就是他们的杰作吧。谁又知道,孩子们今天的玩具不会成为明天的主流代步工具呢?

  “低碳生活,原来可以这么美好。”走出尚德低碳体验馆,记者由衷感到,从今天开始践行低碳,未来一切都有可能。

  本报记者马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