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你家排碳多少“计算器”说了算 |
作者:李海涛 文章来源:三秦都市报 点击数1200 更新时间:2010/6/30 12:01:4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本报讯(记者李海涛)每天少开半小时,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9.2千克;每月用手洗代替一次机洗,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6千克……针对本报联合西安市第八十九中推出的“万元搜寻西安‘低碳家庭’”评选活动,西部发展基金会主动参与到该活动中,欲通过“家庭二氧化碳排放计算器”,对参选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 本报联合西安市八十九中推出的“万元搜寻西安‘低碳家庭’”,在经历如火如荼的“低碳家庭”征集,即将进入“低碳家庭”大PK阶段时,高度关注该活动的西部发展基金会,昨日主动参与进来,用实际行动联手倡导健康、环保的都市“低碳生活”。 西部发展基金会相关负责人杨东告诉记者: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1天少抽1支烟,每人每年可节能约0.14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37千克;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节电约7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少用1千克洗衣粉,可节能约0.2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2千克;少浪费0.5千克粮食(以水稻为例),可节能约0.1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千克;养成在家随手关灯的好习惯,每户每年可节电约4.9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7千克…… 记者采访了解到,西部发展基金会主动参与到该活动中,欲通过“家庭二氧化碳排放计算器”,依据家庭交通出行、家庭能耗、废弃物产量参数,对参选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其测算参数可作为此次“低碳家庭”评选的主要依据。 低碳距市民有多远? 镜头一街头垃圾分类两重天 昨日的西安气温虽然让人感觉到闷热,但大雁塔南北广场上依然人流如织,记者注意到,走几米就能看见一个垃圾箱,上面“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字样赫然醒目,游客饮用过的纯净水瓶全部集中在每个垃圾箱的“可回收”桶内,“不可回收”桶内则是果皮、树叶等。 但是昨天记者调查发现,在人流量相对较为集中的东大街,分类垃圾桶几乎成了摆设。大多数市民扔垃圾时,根本不会注意垃圾分类,基本是看哪个垃圾桶空,就往哪里扔。甚至有些市民不知如何进行分类。 据了解,垃圾分类再进行循环利用,就能减少产生50%的生活垃圾。 镜头二中老年群体生活多数低碳 “这个花布袋子还是女儿淘汰的一条裙子改做的,花形很漂亮,随身携带也方便,每次到超市买东西,不愁装不下,否则花两三毛钱买超市提供的塑料袋,无形中产生的白色污染很难说不危害亲戚朋友。”昨天一大早,在环城西苑锻炼完身体的何女士赶到西门附近一家超市购物时,接受记者采访这样说。今年63岁的杨师傅与何女士一块儿逛超市,她说,闲来无事几乎每天到超市淘便宜,“就算每次只用一个塑料袋,一年下来少说得需要浪费几百个塑料袋,不如自带自制的布袋子,还合理利用了不穿的旧衣服,这种方式非常环保,假如每个家庭都这样,无疑就减少了碳排放量。平时的生活上,我们自己不但做到将塑料袋多次利用、减少购买瓶装水、垃圾分类处理等低碳生活要求,还教育下一代养成良好的习惯,常常因此出现代沟,为沟通费了不少心思。” 相对于中老年人的低碳意识,部分年轻人的确显得有点逊色。 镜头三卖场商品打出低碳牌 低碳陶瓷、低碳空调、低碳地板……记者探访发现,有商家早已将目光锁定在低碳环保方面,让不少消费者产生了极大兴趣。在南郊一家建材卖场,前来选购家装材料的郭女士告诉记者:“有了房子,装修很重要,朋友时常提醒让我在装修方面一定要简单,否则产生的甲醛等超标问题会影响健康,所以很看好低碳之类的商品,由于对一些新产品的概念不是特别清楚,所以先期了解一下,心里就有数了,也不至于花冤枉钱。”提及装修,郭女士还特意透露,她计划多使用节能灯具,白炽灯、射灯等相对高能耗光源在装修时只作点缀使用。这样,不但达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也兼顾节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