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做低碳经济下的能源强省 |
作者:贺久长 文章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点击数1275 更新时间:2010/9/25 11:08:5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全球关注,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陕西作为能源资源大省,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确认识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节碳经济,不是反碳经济。 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仍将是能源的主体,发展低碳经济与大力发展煤炭及相关产业,关键是要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 低碳经济是降碳经济,不是无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是降低煤炭等高碳能源的比重,要看到非煤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替代煤炭的主体地位,而且各种新能源也是以消耗一定的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比如现在大家讲的新能源光伏产业,也是以消耗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核电也是以消耗化石资源为基础的,所以大家要冷静地看清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低碳经济是低碳又经济,不是低碳不经济。 不是简单地限制煤炭的使用,盲目发展成本高昂的替代能源,只有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性,替代能源才能实现持续快速的发展。 最近我们国家的一些专家学者提出来一个新的观点,要把煤炭看作一种物质来看待,像炼油一样炼煤,实现物尽其用。按照这个观点顺应低碳经济的要求,应大力实施煤炭资源的深度转化,陕西省作为能源大省,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对能源开发利用带来挑战,更是加快建设能源强省的机遇。 坚定不移地实施三个转化战略。 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为重点,在三个转化基础上实现三个深化,化工产业高端化,加快与世界领先工业技术为代表的榆林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形成全球性的煤化工产业高地。现在陕北建设的工业园区,下一步将成为世界最先进的煤化工产业高地,世界最大的煤化工巨头。加快以世界领先工业技术为代表的煤炭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加快以低碳、绿色、环保为特点的延长、靖边煤油气综合利用建设,形成循环经济和综合产业利用高地,加快集约化、工业化为特色的化工项目建设,打造大中化工产品具有行业话语权的高地。 加快形成单机100万千瓦以上大型机组为主的现代化电源结构,继续实施兰炭建设特色产业升级改造工程,扩大产业化布局。特色产业的实施有一个观点需要大家关注,兰炭电石铁合金产业短期内在市场不可能退出,在世界范围内哪儿生产比较合适呢?应该是在资源产地、产能基地,中国在今后十年内这个产业不可能退出去。在这一轮西部大开发中,中央已经有了支持西部产业发展的理念,新的十年里面,陕西需要在这方面给予关注。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能源装备产业。 积极推进汉江流域开发和黄河北干流的开发工作。按照集中开发电网配套、统筹消纳的思路,重点实施陕北百万千瓦的风电基地建设,十二五全省建成风电装机125万千瓦,坚持示范先行,集约布局、稳步推进的原则,着力建设定边绿色光伏产业发展园区。我们必须看到它目前和化石能源之间还有一定的问题,通过技术进步来解决。十二五全省建成光伏装机50千瓦,年节煤20万吨。 做大做强能源装备产业,重点发展输电配电设备,风机零部件等专项,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装备支撑,围绕重大转化项目的实施,加快一些重大园区,尤其是增值园区的产业及深加工。美国在德国做了一个新模式,在原料加工的园区旁边做了一个增值园区,我们也要改变这个模式,不断地改变它的附加价值,延伸产业链。 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水平。 努力实现科学化、集约化发展,生产结构由注重化石能源向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并重转变。生产工艺由高消耗向低消耗的转变,煤炭会采率达到70%以上,原油和成品油管输送率达到90%以上,生产技术向集中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转变,生产规模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近年来我们省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如靖边的煤油气建设,通过优化组合实现循环发展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国内的先进水平相比,年节煤42万吨,被联合国授予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项目,贯穿到整个开发过程中。以园区为载体,把产业环节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作为重点,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构建企业、产业、园区多个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努力实现零排放。 注重对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 陕西省一直重视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由省能源化工研究院和美国地勘局共同承担的评估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该项目已列入中美21世纪煤炭技术合作联合声明。我省首个煤炭化工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一期设计直接消耗二氧化碳1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36.9万吨,标志着我省能源化工产业向低碳经济的转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现在对二氧化碳大家研究得比较多,其实在利用方面是非常有限的,较大的领域也是利用碳。另外更重要的是当前技术状态下,需要把二氧化碳回收封存到地下去,这个工作正在做。在现有技术上,要加快推进与美国、荷兰等国家进行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和综合利用,为煤化工的发展提供环境技术支持。继续支持使用二氧化碳去油技术,抓好二氧化碳的普及利用。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体系问题,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注重二氧化碳的管理效果。 力求重点环节取得突破。在加快能源开发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低碳发展。 加大节能降耗力度,提高各环节能源利用效率。陕西现在在陕北做的项目,也明确到要在加工过程中必须采用风能设备;加快实施气化陕西工程。力争2015年四级以上城市气化率达到65%以上,总气化人口1500万人,占到总人口的80%;倡导新的能源耗费方式。作者系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