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低碳新风进农家
作者:肖军 通 …  文章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数902  更新时间:2010/10/4 14:02:0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记者 肖军 通讯员 欧宗发

  10月2日,记者走进会同农村,随处能闻到低碳生活的气息、看到低碳生活的场景。从衣食住行到生产、休闲,无不体现着低碳理念。

  提着竹篮赶集

  10月2日一大早,记者在会同县若水镇农贸市场看到,前来买菜的群众大多提着竹篮子。

  “以前习惯用轻巧方便的塑料袋买菜,现在改用笨重的竹篮子,能习惯吗?”面对记者询问,正在买菜的当地居民王晓玲说:“过去没有生产塑料袋时,我们都是用竹篮子买菜。别看我们住在农村,但报刊电视经常宣传提倡过低碳生活,我们也都有了低碳生活、绿色生活的观念。”

  王晓玲话音刚落,菜贩胡德华接上了话:“现在大家都用竹篮子买菜,我们卖菜不用准备塑料袋了,环保又省钱。”

  垃圾分类处理

  从若水镇出来,记者来到团河镇卫东村,从村头走到村尾,发现村民院内整齐洁净,院外也是干干净净,找不到一个卫生死角。

  走进村民梁厚辉家,他正提着一袋生活垃圾往外走。他告诉我们:“过去不管什么垃圾统统往路边、河边倒,村里成了大垃圾场。现在垃圾要往规定的地方倒,还要分类处理。”

  村党支部书记梁玉梅介绍,如今村里的垃圾也像城里一样进行分类处理。一类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由村里统一回收处理;一类是剩菜叶等可以产生沼气的,往沼气池里倒;还有一类是不可降解的,往村里公共垃圾场倒。这样,实现了废物利用,整洁了村容,保护了生态。

  交流节能技巧

  当记者来到林城镇渡头村会议室时,只见里面坐满了村民,发言热烈。他们正在举行节能技巧交流会。

  “看电视是一件平常的事,但里面也有学问。如果音量开得很大,画面也调得很亮,耗电就多。我把电视机音量和亮度调低了很多,看完电视后拔下电源插头,一个月下来,用电量降了下来。”一组村民杨大发介绍他的经验。

  “小杨说得对,不仅电视机,只要是电器,用完了都要拔下插头。其实,要少用电器,多用沼气,不仅清洁节能,而且环保低碳。”四组村民刘秀兰说。

  接着,五组村民刘万有说:“我们村离县城只有2公里,可进城有小车的开小车、没小车的骑摩托,我觉得还是步行好,不仅锻炼身体,而且减少开支。”

  2个多小时交流会,村民们先后亮出节能小技巧30多个。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