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将来在中国每一吨二氧化碳都有价格
作者:赖妍  文章来源:新快报  点击数1674  更新时间:2010/11/19 13:38:2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快报讯 本月底至12月初将在墨西哥坎昆召开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没有总量减排而只有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减排的情况下,中国是否能形成自己的碳交易市场从而用市场化手段促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由湖南省科技厅、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主办、湖南省CDM项目服务中心承办的“中英气候变化报道媒体研讨会”昨日在长沙举行。本次研讨会以“碳交易”为主题,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助理黄杰夫介绍了国内外碳市场发展状况。

  美国农民20%收入来自碳交易

  黄杰夫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存在于空气之中,空气是免费的,为什么要进行交易,要付钱呢?这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总量的控制。有总量的控制就有了稀缺性。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有了稀缺性,商品就可以定价。

  黄杰夫提到,去年11月中国政府颁布了“到2020年我们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单位GDP排放二氧化碳要比2005年下降40%-45%”。在中国第一次排放二氧化碳出现了稀缺性,这是在中国进行碳交易的重大的政策前提。将来在中国每一吨二氧化碳是有价格的。碳交易重大的前提就是要有金融市场参与,和股票交易、商品交易一样,碳交易也要有一个交易所。

  当然,每一吨减排都是要第三方作证的。企业和个人每年减了多少排放,都要经过第三方核证和物理检测才能正式成立。

  美国20年前开始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的交易,通过市场机制美国政府每年的投入大概是20亿美元,因为在交易过程中会产生开销,但是交易带来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巨大的。二氧化硫会产生酸雨,排放量减少,不但有利减缓全球暖化,人们遭遇酸雨的机会也会减少。美国20年以前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大概是900万吨,今年则是700万吨。其中差额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达123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政府投入20亿美元,产生了1230亿美元的回报。

  如果中国在未来的12到15年也通过市场机制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下降到美国现在的水平,那么每年中国会得到1万亿美元的回报。

  黄杰夫说,美国一个农业大州的农民一年的收入大概是五万美元,其中20%的收入来自碳交易,政府或交易所给他设立一个碳指标,超出的部分可以到市场去买其他人的碳指标,低于这个指标也可以到交易所卖剩余的部分。

  广州企业将来可以出口碳指标

  黄杰夫提到,广州的出口企业在未来可能也要应对碳关税。但与此同时,将来在定价的碳交易市场下,中国企业产生的碳指标和碳减排也可以出口。因为,碳是一个国际性商品。我们希望让更多企业参与碳交易,让企业的行为产生社会效益,同时企业也得到效益。

  中国的金融市场很年轻,但是它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下一个阶段必须要动员金融市场涉及碳市场,这样才使我们的碳交易有明确的方向。

  湖南争碳市场先机

  湖南省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服务中心张汉文主任在昨日的研讨会上介绍了湖南省CDM项目开发及碳交易的情况。据介绍,湖南省是我国较早参与CDM碳交易的省份之一。2005年11月份,在国家科技部的扶持下,在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的支持下,“湖南省CDM项目服务中心”成立,正式启动湖南省CDM项目资源调研和CDM项目开发。5年来,湖南省注册CDM项目50多个,到2012年,这些项目将实现二氧化碳交易3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引进碳买家资金30亿元人民币以上。

  目前,湖南省CDM项目服务中心在湖南国省级开发机构中,开发项目数量稳居第一,项目开发能力全国领先。并且,湖南省正在编制我国首个关于碳计量的标准——湖南省地方标准《基于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正在组建“湖南省节能量和碳交易中心”,正在开发我国首个企事业单位碳计量在线监测系统,力争抢占碳市场先机,使节能量和碳交易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亮点”,为湖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