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低碳出行,少开私家车
作者:梦然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数1701  更新时间:2011/2/26 11:26:2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能否自觉步行上下班,关键还是自己的态度。”在清晖路上,销售化妆品的黄淑仪告诉记者,自从到新世界上班以来,她就暂时与心爱的“坐骑”说拜拜了。家里离单位只有三站路,她坚持每天步行上班。“这样一来,身上的毛病还少了些。”她笑着说。

  如今,在顺德 有着这样一批人:他们有车,但很多时候宁愿选择步行、骑车、挤公交或拼车。在他们看来,汽车尾气排放着大量的二氧化碳,能够通过绿色方式,低碳 出行,自然是最好不过。

  低碳出行势在必行

  “行”是人们最基本的日常活动之一。但是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特别是在每百户44台汽车保有量的顺德,人们出行发生的能耗和造成的污染也呈增高的显示,交通出行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日常生活的60%,占温室气体排放量30%以上。

  “少一日开车,多一人低碳。”每天坚持骑十多公里路程上班的罗健章 ,作为汽车维修员,深知汽车废气排放的严重。骑自行车、步行或坐公交车出行代替开车出行200公里,每人可以减少油耗16.7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6.8千克。

  另外,油价频繁上涨,顺德“有车族”也开始算起小帐来。销售员梁忠表示,每天从杏坛往大良 上班,“爱车”100公里耗油10升,油价涨后每个月费用约增加30元。为了应付日益走高的油价,近日他开始了低碳出行,与公司同事一起拼车上班。

  低碳出行开始为越来越多顺德人所关注。“但低碳出行不是不开车,而是在日常出行中选择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能不开车就不开,尽量减少一个人每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罗健章认为许多人“低碳出行”都存在着误区。

  方式多样重在心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人都支持绿色的“低碳出行”方式。顺德也已经出现了一批低碳出行的先行者,主要方式有步行、自行车、公交和拼车。

  坚持两年乘坐公交车上班,黄燕玲 曾被朋友取笑“傻子”,但她有自己的理由,“堵车、污染、难受,但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她上班从杏坛到大良,车辆密集,若驾驶摩托车上班,只有忍受废气的攻击。黄燕玲说,刚开始坐公交上班不习惯,但慢慢地适应起这种生活,不只是上班,出门购物也可乘坐商场的巴士。

  其实,像黄燕玲这样坐公交车上班的白领大有人在,也有不少“低碳达人”选择骑自行车或步行。坚持3年骑自行车的周健敏 告诉记者,他家离公司只有20分钟的车程,但停车难、红绿灯多等烦人问题使他的坐骑变成了“展品”,选择了这种在别人看来有些怪异或可笑的出行方式 。在享受骑车的健身、休闲的同时,周健敏还认为,这是一种低碳出行的方式,是积极的,就要坚持,这不是另类,是适合自己的,就要选择。“低碳出行,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它是我们需要追求的一种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应该是幸福的”。

  ■市民声音

  我儿子就读于贵族学校,每到放学,整个路段都大塞车,如果家长采用自行车的方式接送小孩,既可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也可以教育小孩不要为家庭富裕而攀比,更是倡导低碳环保。

  ――彭志平 42岁 建材老板 大良

  油价上涨,拼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要选择熟人拼车。

  ――张绮云 28岁 销售员 杏坛

  “城市是否适合人居住,关键是观察城市白领是否骑自行车上班”。如果那个城市大多数白领都选择骑自行车上下班,这能证明这个城市空气环境舒适。

  ――张清洁 30岁 自行车行老板 大良

  10分钟的路程没有必要开车。走路既可以释放压力、轻松自由,也不用担心单位没有车位。特别是交通拥堵的时候,浪费在停车、等红灯的时间上,已经可以走路回到家了。

  ――梦然 30岁 银行职员 大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