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山里人的低碳生活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福建日报 点击数976 更新时间:2011/9/25 10:06:1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15日傍晚,建瓯市小桥镇桥安新村村民方兴华的女儿放学回家放下书包,便邀表妹前往小区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嬉戏。顿时,安静的村庄热闹了起来。 站在方兴华家的三楼放眼望去,仿佛来到世外桃源:远处,青山如黛,竹林摇曳;近处,别墅成排,道路整洁;房前屋后,青草、桂树环绕周围…… 桥安新村是厦门同安区援建的建瓯市唯一一个农村住房灾后集中重建点,占地103亩,规划建设176户,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建设,分两期实施。今年春节前,一期规划建设的106户已基本搬进新居。 “以前要是连续下几天雨,那准要提心吊胆,整夜不能睡觉,随时准备敲锣通知大家逃命。”陈香婢老汉原来住在几座山外的富井村丘墩自然村,地质灾害威胁着全村人,早在几年前,有条件的村民就开始陆续往外搬迁。去年6月的那场特大暴雨泥石流灾害后,政府下决心将剩余的60多户整体迁至桥安新村。“如今,住着3层半约214平方米的小别墅,晚上睡觉特别踏实。”陈老汉开心地说。 站在最高一排新房屋顶远眺,但见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路灯也是太阳能的。 从镇政府下派新村任村支书的陈德和给我们算了一笔账:“LED智能路灯亮度是普通白炽灯的10至15倍,新村目前的31盏智能路灯前期投资20万元,但一年可节电3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31吨,节省电费近2万元。”而太阳能热水器进村入户,不仅是建瓯市政府力推的一项惠民工程,其节能、省钱、环保的功效早已为当地农民所认可。如今,村民只需花2000元就能装上太阳能热水器。方兴华领我们到厨房参观,说:“新村人的厨房都不砌烧柴火的炉灶,全使用液化气。” 镇党委副书记陈亮指着村中部新建好的水泥篮球场说:“目前,新村的水、电、路、通信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已基本完成。下一步,我们将着手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农民休闲公园、农贸市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努力将桥安新村打造成为一个文明、和谐,绿色、环保的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看得出,陈亮对未来的新村美景充满信心。 华灯初上,夜色开始笼罩这个小山村,水泥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在智能感应器的“号令”下齐刷刷地亮了起来。“前不久,因遭雷击全镇断电,只有我们新村的太阳能路灯还在亮着。”我们告别新村时,村妇女主任陈明凤还在念着新村的好,话语中充满自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