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科学应对低碳技术挑战 |
作者:陈宏斌 文章来源:电气中国 点击数1099 更新时间:2011/11/3 20:33:1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日益凸显的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的约束性指标的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各项任务的具体实施也被纳入日程。为了促进中国电气工业积极开展低碳技术研究以及相关标准的制订,中国电器工业低碳技术研讨会暨中国电器工业低碳技术联盟成立大会于10月1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电器工业低碳技术联盟是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与33家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检测及认证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 在此次研讨会中,“国家低碳认证标准的制定、产品低碳足迹评价、能效提升与碳管理”这三方面的问题受到与会专家和企业的关注。施耐德电气、西门子、沈阳华利电器集团在会上对开展碳足迹以及节能减排业务进行了详尽的经验介绍。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田晓飞介绍,我国已完成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暂行)草案及起草说明、低碳产品评价通则草案等相关低碳认证制度,同时我国也参与了如IEC、TC111、WG4等国际标准的制定。 对于企业来说,由于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造成排放因子大,使得我国产品碳足迹普遍偏高于发达国家。与会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林翎表示:“随着西方国家碳标识规范影响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将来应强制性的要求使用碳标识来标明产品的碳足迹,所以产品碳足迹评价系统对于我国企业有重大意义,我国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碳足迹的评价和认证,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同时,节能服务公司的参与也成为此次会议的又一亮点。从产品碳足迹的认证帮助,到企业对能效提升与碳排放管理等,SGS公司与德国莱茵集团两家公司就企业能效提升和产品碳足迹方面,都提出其相应的协助管理方式供用能企业选择,而随着节能改造需求的增长,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节能服务模式,使得整个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得以升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