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德国经济低碳转型的政策环境和主要成就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点击数2069 更新时间:2012/7/3 6:19:3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
摘要:欧盟气候变化行动计划(ECCP)、德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EEAP)、德能源与气候一揽子计划(IECP)三大成套政策框架,共同主导促进德国经济低碳转型。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生态税等能效措施表现出明显促进效果。德经济低碳转型成就持久而显著,主要体现在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经济碳密度等持续下降。德低碳转型经历对我国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三大政府中长期行动计划起主导作用 欧盟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德国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德国能源与气候一揽子计划等三大成套政策框架,共同提供强力政策支持。需注意,在这些计划实施前,有的节能减排措施已在推行,这些计划框架提出后,以前已开展举措被继续纳入到框架之中。 (一)欧盟气候变化行动计划(ECCP)。欧盟委员会2000年开始实施欧盟气候变化行动计划(ECCP),其中2000~2004年为第一期。该计划致力于形成系列政策措施,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保证欧盟按《京都议定书》要求实现减排目标:至2012年(原)欧盟15成员国相比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少8%。ECCP和欧盟第6期环境行动计划(2002~2012年),在目标和内容方面有重合之处。第一期ECCP实施后,到2003年,当时欧盟25国都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比基准年(大部分为1990)减少8%或更多。2005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发起第二期ECCP,目前第二期计划仍处实施阶段。连同第一期在内,欧委会将ECCP已经和正在实施的措施分归到交叉减排、能源供应、能源需求、运输、包括废弃物管理在内的工业、农业林业、研究和开发(R&D)、结构和团结基金 等8个类别之中(各类别具体措施参看附录)。 (二)德国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EEAP)。为贯彻欧盟“能源最终使用效率和能源服务”指令(2006/32/EC),2007年9月27日,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简称经济部)提出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EEAP)。该计划提出其基本目标:2008~2016年,德国在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之外的最终能源消耗部门5年期能耗总量下降9%。计划措施被分归到私人房屋,商业、(部分)工业和(包括公共部门在内的)服务业,工业,交通运输,交叉等6类不同能源消耗部门(各部门具体措施参看附录)。 (三)德国能源与气候一揽子计划(IECP)。2007年8月,德国内阁提出能源与气候一揽子计划。计划认为,此前德国已实现温室气体年排放相比1990年减少18%,而通过测算,实施该计划,将能促使2020年相比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降幅超36%,从而,该计划启动实施,将能为实现2020年减排40%的目标做出重要贡献。该计划包括29项关键事项;另为配合计划推进,2007年12月,德内阁提出14项法规修订建议(法规建议和关键事项简介参看附录)。 二、部分措施在促进节能减排上表现出较好效果 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EU ETS)建成后,实现体系内碳减排定量控制;就各项能效措施而言,生态税等被评价为取得较好效果。 (一)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实现减排定量控制。欧盟委员会按照欧盟减排目标要求,基于交易体系覆盖范围变化,按约低于2005年排放量6.5%的要求,安排EU ETS第2期(2008~2012年)年排放量限额。如表1所示,2008~2010年,尽管纳入EU ETS的欧盟、德国企业都有所增加,但欧盟范围许可限额三年基本保持稳定,德国范围许可限额稍有增加;而从实际排放上看,2010年相比2008年,欧盟、德国企业排放量分别下降8.4%、3.8%(2010年相比2009年排放量有所反弹回升,主要是因为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2009年经济衰退程度过深导致)。并且,2009、2010年全体系实际排放量都低于许可限额发放量。据欧委会公告,2013~2020年,ETS进入第三期,将按照2020年相比2005年排放量减少21%的目标原则,安排每年排放限额;目前初步确定,2013年排放限额19.27亿吨,然后每年按平均降幅1.74%递减。 表1 2008~2010年EU ETS欧盟和德国许可限额与实际排放
数据来源:据欧盟各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