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明年有望运行
作者:曾楠 梁龄  文章来源:重庆商报  点击数801  更新时间:2012/11/15 4:41:2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昨日,重庆市碳市场金融服务创新研讨会现场。记者 邹飞 摄英国气候变化与能源部国际关系司司长乔·格尔维特

  商报记者 曾楠 梁龄

  重庆商报讯 企业有富余的碳排放权也可拿到市场上去卖了,你听说过吗?昨日,重庆碳市场金融服务创新研讨会上传出消息,我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明年有望正式运行,并逐步实现碳排放权从初期全免费到最终全拍卖机制。

  怎么交易?

  明确6大行业碳年排放权

  “作为重庆低碳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丁地在会上表示,目前,重庆正在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筹备和基础建设工作。

  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如何建?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2011年下发的《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显示,批准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湖北、广东、深圳等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国家战略。

  目前,重庆碳排放权交易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将按计划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丁地透露,重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企业主要集中在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6个高耗能行业。市发改委会事先制定好每个企业的碳年排放额度,企业如果超出,就必须购买,如果节能减排做得好,就可把多余的排放额度拿来交易。

  有何影响?

  2015年森林覆盖率提至45%

  我市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成后将产生怎样的效果?丁地说,据规划,到2015年,我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12年降低17%,单位GDP能耗将比2012年降低16%,森林覆盖率将从39%提高到45%。

  据悉,重庆碳交易市场预计将于明年开始运行。国家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培训部部长张志强透露,重庆碳排放权将逐步实现从初期全免费,到增加拍卖比例,最后全拍卖的演进过程。

  商机在哪?

  催生碳金融机构抢“蛋糕”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成,金融机构也有望从中分得“一杯羹”。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王遥告诉记者,国内银行发展碳金融大有可为,除了信贷支持对象向低碳类交易转移外,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不仅可直接参与碳排放全交易,还可推出各种低碳类金融理财产品,甚至直接以股权形式投资碳交易所。目前,重庆地区已有农业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在渝推出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

  目前,全球碳金融市场潜力巨大,亚洲开发银行也在加大对成员国的支持力度。亚行数据显示,从2008年开始,亚行已为清洁能源相关的产业投资了约70亿美元,仅在2011年一年投资额就高达21亿美元。

  纵深

  打造碳排放交易体系 看看英国如何做

  作为全球首个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国家,其在碳排放交易市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昨日,英国气候变化与能源部国际关系司司长乔·格尔维特带来了英国在碳市场领域的宝贵经验,并对重庆提出建议。

  立法保障

  收拥堵费降低碳排放量

  重庆与伦敦同为“雾都”,在节能减排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英国有哪些经验可供重庆参考?格尔维特表示,英国对环境的改造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设立了很多法律法规,以全方面地治理环境。“最近才通过了一部关于交通领域的法规,政府规定在伦敦市中心最繁华的路段增收拥堵费。”格尔维特说,这样做不是为了收费,而是为了鼓励大家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以降低碳排放量。

  同时,伦敦还规划了一块区域,包括重型卡车在内的所有高排放交通工具凡进入该区域内,都将额外收取费用,目的是为了鼓励大家减少使用对环境造成高污染的交通工具,改用清洁节能的交通工具。

  分段实施

  减排目标需逐步实现

  “我们对全球到2050年气温上升不超过2℃的目标十分重视,因此到2050年英国必须比1990年削减80%的碳排放量。”格尔维特说,为此,英国有专门的气候变化法案,在法律上约束政府履行其职责。在此框架下,英国做出系列分析,在各行业以不同路径实现目标,“这是长远规划”。

  “同时,所有的工作都分阶段进行。”格尔维特说,英国现在是耗电大户,每年采暖都将耗费大量能源,因此,现阶段发电领域是减排的重要领域,接下来再逐渐攻坚交通、农业等领域。

  “重庆与英国情况不完全相同,并不一定完全采用相同措施。”格尔维特说,任何理论都不能替代实际经验,重庆需要“从干中学”,通过自身实践寻求进步。

  金融刺激

  助力高能耗企业技改减排

  在推进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上,格尔维特对重庆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中国可建立碳排放统计系统,并尽量精确、透明。据悉,作为全国7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重庆目前正打算推行混合统计模式,即将直接碳排放与间接碳排放都纳入统计范围进行考量。

  “此外,要确保碳市场正常有效运营,需要让高排放企业与金融服务机构有效结合,让他们对话沟通,共同参与其中。”格尔维特说,比如,金融机构为高能耗企业提供资金用于技改,降低碳排放量,然后企业与金融机构按比例分享收益。

  同时,他建议在设立碳市场交易机制时,应根据国情合理为碳定价。近段时间,欧盟因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过低,引发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难以为继,该教训各国都需引以为戒。

  公众参与

  碳市场不仅只涉及各企业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碳市场似乎显得遥远,英国是如何向大众推广并鼓励企业参与的?

  格尔维特说,减排并非只有高能耗企业需要参与,而是要各领域协同合作才行。格尔维特强调,在英国,碳市场机制不仅用于鼓励企业参与减排,政府同时设立其他政策鼓励公众参与节能。比如市民采购节能灯泡、节能材料等都有特殊优惠政策。

  格尔维特同时提到,英国每项政策的出台都会向公众进行详细周密的征询,以向公众阐明目的、影响。重庆市发改委作为重庆碳市场体系的制定者,在此方面也做得很好,此次召开的会议就很好地走出了“第一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