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退休教师的“低碳小屋”
作者:骆倩雯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数691  更新时间:2013/5/21 8:37:3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胡钧有时间就扎在自家实验室。

  本报记者 骆倩雯

  初夏的正午,空气被太阳烤得发烫,往来的汽车开着空调,紧闭车窗。一辆二八自行车由远及近,骑车人头顶草帽,身穿白色粗布汗衫。“你好,我就是‘低碳老人’。”草帽一摘,中气十足。

  老人的眼镜很时髦,镜框是仿青花瓷的;老人的生活也很时尚,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丰台区育仁里小区8号楼2单元101室是老人的家。即使头一回来,也能一下找到——五块阶梯式的太阳能板排列在窗户外,供应着近80平方米小屋内LED灯的用电。这项节能科技,成了“低碳人家”的招牌。

  “真凉快!”一进小屋,就好像进了地窖,记者感觉身上的汗立刻收了回去。“低碳老人”手拿红外线测温仪指指墙,22℃;指指地面,22℃。此时,室外温度已飙至34℃。相差的12℃哪去了?原来,是被墙壁吸走了。

  小屋的墙是老人的得意之作,“这是国内目前技术最先进的墙体,科技含量很高。”一点不谦虚。老人在自家墙体上,用相变材料又加厚了一层,使墙体具备了调节湿度、降尘除霾、防辐射、除甲醛、阻燃、抗菌等神奇功效。“最牛墙体”上涂的“生物工程腻子”,还为老人带来了国家专利。用硅藻土和电气石等制成的腻子,能释放负氧离子,他家的空气质量甚至好过世卫组织制定的清新空气标准。墙体还能吸走多余的热量,在热量不够时又释放出来。“我家墙体就是天然的空调机,不开空调,温度始终维持在15℃至25℃。”

  不仅没有空调,小屋竟然也没有暖气。仔细观察,铝合金的门框和窗框有些特别,排列着密密麻麻的小洞眼,暖气片就藏在其中。“这叫门窗框散热器,不占地儿,屋里更宽敞。”

  这项技术的研发,整整“折磨”了老人三年。

  他轻轻拆下门框上的铝合金板,里面露出三根管道,这已是第三代散热器了。研发第一代,他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当他准备把图纸变成现实时,傻眼了——铝合金在焊接过程中,容易有砂眼,造成漏水,根本不能用。“花了20万啊!全家的积蓄都没了。”

  固执的老头儿没放弃,又过了三个多月,第二代散热器诞生了,由扣盖、扣座、管道组成。散热器变小了,变轻了,但成本没降下来。“1米的成本是500元,一个家庭起码要装30米至40米,老百姓用不起。”

  又过了三个多月问世的第三代,去了底座,只由管道和扣盖组成,“成本是第二代的十分之一,1米只需要50元。”

  小屋里共藏着103项低碳技术,全出自“低碳老人”之手,其中22项荣获国家专利。老人的书柜全是用废纸箱制作的,能承重160斤;窗帘是汽车隔热膜,能充分隔绝室外热量;抽油烟机是下出口型,抽油孔沿着炉火一圈,油烟没冒上来,就被抽走;卫生间水池有两个漏水眼,脏水从左边流走,净水从右边流入储水箱,二次利用冲马桶……

  这样一间充满高科技的“低碳小屋”,“装修”花了10万元。“装修材料”几乎都是就地取材,比如墙体的相变材料,就是石化工业的副产品。

  老人叫胡钧,今年69岁。这位教文史的文科教师,却酷爱物理、化学、生物。他的低碳研发始于2000年退休,其实也是老人“致青春”的一种方式。他小时候老去北海玩,还爱看广安门城墙,那时,北京的空气特好。渐渐地,蜂窝煤冒的烟让人窒息;学校早上升的国旗,到晚上降下来就沾上了灰;北海的白塔也不再白了……这些变化让他心疼。

  “跨学科”研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从退休开始,老人经常在图书大厦和各大高校图书馆间奔波,研发低碳技术,“跨学科专业知识,需要不断更新。”老人还在家里建了私人实验室,一瓶瓶化学试剂整齐排列,还有天平、显微镜等各种仪器。老人一有时间就扎在实验室里翻资料、做实验,几乎所有的积蓄、退休金都投入了他的科研计划,老伴儿天天吃素,一瓶雪花膏都没往脸上抹过。甚至连女儿家三居室最大的一间,也被老人征用做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种试验品。

  这座2009年建成、节能超过75%、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吨以上的“低碳小屋”,如今成了袖珍科技馆,累计参观人数已破万,胡钧老两口儿也为观众让路,搬到了女儿家住。

  “无偿奉献给社会,让更多的家庭变成‘低碳小屋’。”老人还打算把“低碳小屋”建到美国去,“让美国人也看看咱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原创技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