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名师指点:考研政治理论命题七大规律揭密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文都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1 13:34:3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五. 有纪念意义并且与大纲考点相衔接的知识点是考查的重点 考试大纲的第五个评价目标要求考生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分析所提供的具体材料,引证有关事实,对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给予科学的评价。这里,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如果对近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重大警示或启示意义的就往往成了命题的首选。这种情况通常会出现在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由于可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所以这类题目的考点根据年度的变化而定,而且在考查过以后,在紧跟其后的年度里也还会成为命题的重点。如2002年文理科的论述题: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中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一正确评价有何重大意义?如果考生能够联想到2002年恰恰是邓小平同志逝世5周年的纪念年,对这一知识点的命题意图就很容易理解了。比较典型的还有1999年理科卷第33题: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这恰恰是对20多年前发生的那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的重大意义的纪念。因为在这场讨论中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而1998年正是真理标准大讨论20周年纪念,社会各界都对这一史实做了认真、充分的讨论,并高度评价了它在当时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当年就以其命题,目的在扩大其影响,也考查了考生对这一事件的了解和把握状况。再比如1998年理科卷论述题: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新理论及其意义。其实如果考生能及时发现考前头一年即1997年正是毛泽东这一著作提出40周年,当年理论界以各种形式探讨其内容的科学性,纪念它对正确处理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指导意义,就不难理解为何一篇经典著作的内容作为大题来命制的原因了。因此,考生在复习各科知识,尤其是复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时,切忌不要机械地死记硬背原理或段落,一定要注意掌握那些与特定历史事件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点。 六.注重对跨章节、跨学科的知识的考查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中,对跨章节、跨学科的知识的考查,以监测考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往往占有很大的分量,尤其最后一道大题——综合性试题,就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大致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毛泽东思想该轮两门学科结合党的历史出大题的可能性最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邓小平理论的相关知识相结合,出大的综合性试题的频率比较高,另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国际时事相结合处综合性试题的可能也最大。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突破章节和学科的界限,注意从知识的完整性、相关性等方面去准备。典型的真题如2007年第37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38题(Ⅱ)不同文明在求同存异中发展,以及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2006年第37题,综合考查了社会保障体系、科学发展观及以人为本等内容;2005年第34题环境问题、第35题就业问题与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第37题的两道选作题;2004年共有7道主观题,其中第32题、第36题、第37题(第二题)3道题目都是跨章节、跨学科的综合性试题,其中以第37题第二题最具代表性,它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章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六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和第八章中国的和平崛起等知识点。所以考生在复习时,不要机械地、死板地、孤立地以复习好各个知识点为终极目的,而应该把各学科、各章节、各知识点联系起来系统复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