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云南大学生科院《普通生态学》试题(4)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9 8:46:16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四、问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  在什么情况下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会改变?

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即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和最适生存范围都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扩大,也可能变窄或新的耐受范围和最适生存范围(4分)。

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和最适生存范围也能进行各种小的调整。如在不利环境条件来临之前,给以该因子的适当胁迫引导,可以改变其耐受范围,即通过驯化可在一定程度提高抗性(2分)。另外,当动植物进入休眠状态时,它对生态因子耐受范围就会比正常活动时宽得多(2分)。再者,在昼夜及不同季节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和最适生存范围也会有所不同(2分)。

评分标准:基本按参考答案的答题思路及要点回答,各要点应有适当展开叙述或解释的才得满分。

 

2、  在什么情况下植物群落发生演替?

新植物繁殖体迁入并定居(2分)。群落内部环境发生变化(2分)。原来的种内和种间关系改变(2分)。外界环境条件变化(2分)。人类的活动(2分)。

评分标准:按标出的要点及得分给分,各要点有适当解释陈述才可得满分。

 

3、  水生动物如何适应低盐度水环境?

低盐度水环境指淡水,动物体内的渗透压高2分)。体外水分会渗透进入体内,改变渗透压2分)。水生动物是以耗能来维持稳定的自身渗透压的。具体方式如硬骨鱼类是不饮水2分),并大量排清鸟来排除过多的水分2分),并以特殊器官如鳃吸收盐分来维持体内盐分因排泄而丧失的盐分,以离子泵来调节不同离子2分)

评分标准:各要点应有适当展开叙述或解释为什么采取这样的调节适应才得满分。

 

五、简述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  简述高温对植物或动物的影响及对植物或动物对高温的适应。

高温对植物的影响与对动物的影响有不同的表现。

    高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有: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有机物的合成和利用失调。(2分)破坏植物的水份平衡。(2分)加速生长发育,减少物质和能量的积累。(2分)促使蛋白质凝固和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2分)

植物对高温的适应主要表现在形态和生理两方面。形态方面:体表有蜜绒毛和鳞片。植物体表呈浅色,叶片革质发亮。改变叶片方向减少光的吸收面。树干和根有厚的木栓层。(3分)生理方面: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盐或糖的含量,增强蒸腾作用。(4分)

高温对动物的影响主要是: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2分)造成缺氧,(2分)排泄功能失调和(2分)神经系统麻痹。(2分)

动物对高温的适应主要表现在生理、形态和行为三方面。生理方面是适当放松恒温性,(2分)形态反面如骆驼的厚体毛等。(2分)行为方面是躲避高温等。(3分)

评分标准:影响方面按各要点给分;适应按适应方面给分,应解释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方式才得满分。

 

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

3、  生态系统的是由以下主要组成成分构成的,无机物质,有机物,气候要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分)

4、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联系起来,形成一定食物链(或食物网)和营养级结构。(2分)无机物质、有机物、气候要素提供生物组分场所、养分和信息源。(2分)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供生态系统需要的所有能源。(2分)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物,参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并在系统稳定维护方面有重要作用。(2分)分解者将进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分解,释放回环境,结束一次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流动,使物质有可能再一次进入生态系统流动。这样,在生物与环境实现了物质循环,3个生物功能类群间能量顺序流动,(1分)并建立起维护系统稳定的反馈调节机制,(2分)构成了一个生态功能单位——生态系统。

评分标准:基本按参考答案的答题思路及要点回答,按参考答案中标出的要点及得分值给分(共13分),思路清楚加2分,满分15分。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