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5年考研政治的新变化和命题趋势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时事资料手册2004年第6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26 19:52:1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在冲刺班上,老师往往补充一些最新的信息和资料,对考试有直接的帮助。 黄建立:长期班和冲刺班我都参加了,这是由我个人的特点决定的。我属于那种比较偷懒的学生,不愿意自己从头到尾去看书。在辅导班上,老师会把所有的知识点帮我梳理一遍,回去我再看书,感觉思路清晰多了。对我来说,“听别人讲”比我“自己看”容易记住。 记者:辅导班多,复习资料就更多了。会选资料,选好资料,用好资料,对考试的成败至关重要,你们是怎么选择和使用复习资料的呢? 张晓峰:我觉得还是要看官方的资料,比较权威可靠,里面的知识点也非常全,非常细,不会漏掉任何一点。 李松:看书要看官方资料,但最后冲刺阶段,最好把几个权威辅导班的模拟题都找来看看,有些题一般都会直接在考试中出现。 刘柏志: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把近几年的真题反复做,只有真题才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其他任何模拟题都不能代替。 黄建立:我没有看大纲规定的教材,而是在参考大纲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了一本权威的参考书,反复看,里面的习题我做了3遍以上。另外,我还选择了2本参考书作为辅助材料。现在有很多资料号称自己的命中率在99%以上,这都是瞎说。很简单,每一本复习资料都在几十万字以上,说它覆盖了所有考点一点也不过分,但你根本不可能把这几十万字全部背下来。所谓的“命中率”没有任何意义。何况,从近几年来看,考试中心“反押题”的战略非常成功。所以,千万不要迷信某本参考资料,而是要踏踏实实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断从错题中领悟自己的不足,牢记在心。 记者: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考生感觉最难做的是多选题,其次是分析题,请你们就这两类题型的答题技巧谈一谈。 李松:大概是因为我当过老师的缘故,我对答题的技巧有所领悟。多选题我只错了一道。我感觉做多选题要分步骤来进行,首先排除提法完全错误的,然后去掉提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至于主观试题,都可以套用一定的模式。比如辨析题,首先要做出判断,然后阐述涉及到的原理,下面结合原理对题干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现实做点分析。分析题也如此。 刘柏志:做多选题首先要把所有的知识点记全。在复习的时候不能感觉差不多就行了,一定要记清楚。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通常只选“一级引申”的选项,对“二级引申”的选项一般不予考虑。 张晓峰:考试的最后一道题是选做题。一般出两道,让考生选择一道作答。我建议考生不要选那种看上去很熟悉,很容易用自己的话解释,但教材上没有明确阐述的题目。而要选那些教材上有过论述的题目,按照教材上的话来回答。因为给分的时候是“采点”给分,你自己的话说得再好,但没有采到得分点,也不能得分。保险起见,能按照书上作答的就按书作答。 记者:我注意到你们都是从外校考入人民大学的,有的同学还是既跨了学校,又换了专业,这意味着你们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也承担了更大的风险。所以最后,我们来谈谈考研期间的心理平衡问题。 陈章良:我就是属于既跨学校,又换专业的学生。我的格言是:“怀着最美好的憧憬,做好最坏的打算”。我当时没有找工作,一心考研。在漫长的考研复习过程中,疲惫、寂寞、紧张都是难免的,因为考研本身就是一次冒险嘛。我告诉自己,一切都往积极的方面想,付出十二分的努力,让自己无怨无悔。就是真的失败了,也要输得起,大不了找工作,工作再找不好,就明年再考一次。 黄建立:在考研的过程中,我也找工作了,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但找工作绝不能影响考研复习,耽误一天半天还可以,如果要牵扯更多的精力,那就应该放弃。 刘柏志:复习的时候最好找几个战友,不仅可以在一起讨论某些问题,还可以作为学习的一种调剂。一个团体一起奋斗的感觉比孤军奋战好多了,这也有利于缓解自己的紧张和寂寞情绪。 编后语:上了大学就可以松口气的日子不复存在,考研战场早已硝烟四起。考研和高考最大的不同在于,选择了考研,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错过了找工作的黄金时期,这是一次冒险。我们衷心祝愿所有选择了考研的同学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编辑:何艳)
2005年考研英语大纲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听力部分在初试中被完全取消,改在复试中进行;阅读理解增加了新的题型,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来添补内容;作文增加了应用文的写作;单词量也有了不少变化。 考研英语更注重对整体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 这次考研英语的调整,并不是弱化了对听力等一些方面能力的考核,而是使整个英语的考核向更深更透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对考生整体英语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同时也体现出考核的公平与个性。 这次英语听力移入到复试是中国研究生考试个性化的又一进步。欧美等国家在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基本都是根据各自的要求进行自主命题考核的。各个专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不同,有的可能更看重阅读文献的能力,而对听说能力要求相对较低,而有的专业则可能对听说的要求很高。“一锅端”的统一评价体系不能满足不同专业的不同需要。将听力考试放到复试当中,让各院校自主命题进行考核,更能够发挥出这一考试形式的真正作用。 2005年考研大纲取消了对单词汉语释义的要求,这同实际生活中英语使用情况的需要是相符合的,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并不是追求单词量,而是希望尽可能用少的词语表达更多的意思。同时,在阅读理解当中增加一种新题型,重在考查学生对整个文章语言环境的把握,而不再是仅仅考查学生对局部细节的理解,这也弥补了考研英语多年来所存在的考查漏洞。而应用文的引入则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体现了职业性原则。总的来说,这次大纲的调整都是围绕着弥补以前考试的缺憾来进行的,目的是使考研英语变得更加严密和系统。 考研大纲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建议 一、词汇变化分析及对策 变化:词汇量从5300增加到5500,略有上升;旧大纲在每个单词旁边都附有汉语含义,而在新大纲当中则取消了汉语释义。 分析:虽然和旧大纲比较起来,新大纲仅仅增加了200个单词,但是由于取消了单词旁边的汉语释义,就使得这个单词在英文中的所有常规、非常规以及引申含义都成为考试的内容,不再存在考查超纲的问题了。这种考查方式从常规考查单词的横向联系转向了对单词的纵向延伸的考查。在单词这一部分,考试的难度有不小的提升,也导致了考试总体难度的增加。 对策:首先,要特别重视新大纲所增加的200个单词,因为新增加的单词一定是考查的重点。在学习这200个单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它们的引申意义的了解。其次,对于剩下的旧单词,学生在掌握了旧大纲所规定的含义之外,要重新掌握他们的引申含义和一些约定俗成的用法。 二、听力部分变化分析和对策 变化:取消了初试当中的听力考试,放到复试当中进行。 分析:听力考试放到复试当中进行,并不意味这部分难度的绝对降低。相反,由于今年来复试在整个研究生录取当中的权重不断提高,听力考试仍然会在研究生录取当中充当重要角色。同时,这部分考试会因为自主命题而变得非常灵活,对考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