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温故而知新 考研政治三大科目理论框架详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跨考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27 16:01:1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考研政治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基础阶段,同学们要理解和记忆理论框架,争取系统掌握。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从命题的依据、方法、原则、题型设置、答题要求等方面加以熟练认知,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暑期将至,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基础阶段的复习成果,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王老师在此对马原、毛特和纲要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框架讲解,希望能有助于同学们查漏补缺,更好地检验上一阶段的复习成果。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从教材的主题和贯穿教材的主线看,教材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树立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从学科体系看,《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几乎涵盖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内的全部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章节体系安排看,由绪论和正文组成。其中,绪论包含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等三个层面的问题。正文由七章组成,前三章集中讲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唯物辩证法原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地历史地统一的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等七大理论。后四章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进一步展开和应用。马克思恩格斯既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进一步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又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家阶级剥削雇佣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必然性,从而为工人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其中,第四章着重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经济制度及政治制度的实质;第五章则着重从发展、变化和趋势的角度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新变化及其实质进行了分析。其基本观点是:看不到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完全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变化和调整,是错误的,它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资本主义,也不利于我们在与资本主义进行斗争时采取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完全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也是完全错误的,它不利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不利于我们在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坚持正确的方向。第六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认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和完善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更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第七章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从教材主题和贯穿教材的主线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随时补充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使该课程呈现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围绕上面提出的主题、主线和重点,从学科体系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由第一和第二章组成,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及其精髓(即党的思想路线)。第二部分分两章,系统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进呈中最重要时期的内容。其中第三章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经验,第四章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经验。第三部分分十一章,重点讲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该部分由四个相对独立的内容组成,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祖国完全统一和外交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是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各列一章。它们也就是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三大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分设四章。

  祖国完全统一和外交政策,主要从内政和外交两个层面系统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大背景。其中,国际上有一个时代主题的转变和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国内有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问题,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本来是我国的内政问题,但又有国际因素,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两章。

  总之,就本学科而言,理解本学科的关键在于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作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来阐述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地学好本学科内容。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从教材主题和贯穿教材的主线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围绕近现代中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系统阐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明确中国和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编写体例看,中国近现代史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大阶段,即上、中、下三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年~1919年),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年~1949年),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2006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重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重点则放在对中国近代史的认知上。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