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姗姗来迟的考研新大纲让今年的考生们多经历了一段猜测、不安的日子。从考纲来看,变化最大的是政治,数学、英语也小有调整,在专业课统考中则增加了农学专业。对许多考生而言,结束了复习基础阶段之后,现在正面临着强化阶段的迷茫期。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科目的辅导专家,就如何透彻把握考纲所显示的考试趋势与方向,如何利用好剩下的3个月复习时间,为考生提供建议和指导。
本版采写/记者 缪晨霞
政治
新增考点与当前热点的交叉点是重点
【分析与预测】
留意多年未考的理论重点
就大纲来看,内容方面变化最大的是邓三(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思想)部分,新增了六个知识点,改动的知识点达十余处之多。在题型方面,与2007年一样,主要是选择与分析两大题型。最明显的变动是在选择题Ⅱ的四个备选项中,考研的政治考试并不仅仅是根据社会热点来命题,在前几年的考研政治辅导中存在着过分渲染形势与政策重要性的倾向,有过分强调猜题和押题的投机行为。从多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大纲每年增加或调整的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与当前热点的交叉点,应该说是新增考点中的重点。此外,考生还要注意,大纲中有一些知识点本身是理论重点,但迄今没有考查或仅以很少的分值考查过。这样的考点也应引起注意,一旦与一定的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就可能以大题的形式出现。
【复习指导】
注意近两年的新思想和新观点
第一,将多学科相关知识点综合起来出题,是近年来政治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把分属于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融通起来把握;并对同一问题尝试着从不同学科角度来思考和分析。
第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是历史实际,如重大历史事件、资料、人物等。二是现实实际,主要指党和国家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的重大问题。三是思想实际。尤其最近一两年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极易成为当年或下一年命题的主要选择,如2005年的第34题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题。
(指导专家:王海军,2006年国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命题组专家,万学海文政治考研辅导名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