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展会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高校自然科学知识生产能力分布
Eedu.org.cn 作者:王中宇    考试来源:科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10
 

    2006年6月22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根据《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2005年卷)》,分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9个领域,发布了各高校SCI类论文在2004年被引频次排序。这里被引频次是指SCI收录的1999~2003年高校发表的论文在2004年的被引频次。 

    高校的社会职责有二,其一教书育人,其二生产科学知识。我们这里所说的科学知识,是在默顿(Robert King Merton)意义下,为全社会生产的知识。遵循“公有性,普遍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态度”原则。度量这类知识的生产能力,SCI收录的论文被引频次是一个可行的指标(当然不是唯一的指标,也未必是最恰当的指标)。分析SCI收录的论文被引频次,可以大致了解自然科学知识生产能力在我国高校中的分布态势。
 
    各类知识生产能力分布

    不同领域的知识,参与生产的高校数量不同,不同领域的知识产生的SCI收录论文被引频次差异更大(见表一)。
不同领域的知识产生的SCI收录论文,被引频次其最高者(化学)为最低者(农林科学)的42.5倍。

    本文的目的不是比较我国各领域发展的相对优劣势,更不是比较各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本文的目的是了解知识生产能力在我国高校中的分布态势。因此有必要以一种可以横向比较的方式处理不同领域的数据。

    为此,我们在每一个领域中,按论文被引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并计算出各校论文被引频次占总频次的比重,同时将这比重从高到低累加。由此显示出各领域知识生产能力在高校间的分布(见图一至图九)。为使不同领域的数据可比,横坐标为相关学校的比重。

    在所有领域,50%以上的知识均由不到21.2%的学校生产,80%以上的知识均由不到45.7%的学校生产(见表二)。

    比较各个领域,可以看出农林科学SCI收录论文被引频次的分布是最集中的,3所学校(占涉及学校总数的4.9%)就集中了被引频次的50%以上。这三所学校是中国农业大学(占18.8%)、浙江大学(占18.1%)、华中农业大学(占13.9%),而70%的学校(44所)提供不到10%的频次;更有38%的学校(24所)提供的频次为零。

    SCI收录论文被引频次分布最平均的是数学领域,这可以理解,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工具,有大量的学校涉及这个领域,且数学研究对设备、环境、地域的依赖性最低,故而其知识生产能力分布较为均匀。

    自然科学知识综合生产能力分布

    对每一个高校,将其占各领域被引频次的比重取均值,用以估计该校在自然科学知识生产中的份额,同样对各校的份额按从高到低排序,可以估计高校自然科学知识生产能力的分布(见图十)。

    数据显示,高校自然科学知识生产能力是高度集中的。在涉及自然科学的176所高校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这9所(占5.1%)就生产了50.5%的自然科学知识。而最末107所高校(占59.7%)仅提供4.9%的自然科学知识,其中更有21所贡献为零。

    高校类型与社会职能

    我国是一个贫穷的人口大国,人口的半数以上尚生活在农村,整个社会远未完成从农耕文明向工商文明的转移。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追赶世界先进潮流两个目标间的矛盾一直是难于处理的问题。

    说起高校,人们往往将科研教学并列,而科研与教学在资源分配、评价准则方面的矛盾则一直困扰着人们。从高校知识生产能力的客观分布出发,或许能提供一个分析问题的视角。

 

[1] [2] [3] 下一页



 
 
考试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考试:

  • 下一篇考试: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