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IT让交通变聪明
作者:杨洁  文章来源:中计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25 20:53:5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你是否曾经体验过置身于十字路口的堵车长龙中心急如焚的感受?你是否曾为城市里遍布的汽车尾气掩鼻?你是否也对出行时可能发生的种种安全问题忧心忡忡?对于一个处于飞速发展中的城市来说,交通始终是个令人头痛的大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它呢?还是让我们试着到IT业来寻觅一下答案吧。

不塞车:出租车用上聪明牌照

随着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和油价的上涨,“打的”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出行选择。而这种智能芯片,能够解决出租车拥堵和风雨天打车难的问题。

人群密集的车站、商场和宾馆门前,等候载客的出租车长龙常常造成交通拥堵。日前,日本开始试验一种能记忆出租车所有者和车牌号码的IC芯片,以控制候客的出租车数量和降低管理成本。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这种芯片名为“聪明牌照”,大小约4平方厘米,可装在汽车牌照上。它可以记录下车牌号码、车辆重量和车主等信息,并依靠电波将这些信息发送出去。

试验选在日本旅客铁道公司的千叶火车站进行。约1300辆带有“聪明牌照”的出租车发出的信号由安装在千叶站入口和出租车车站出口的天线接收。继而,这些信息被传送到与天线相连的计算机,计算机就可以掌握在车站附近候客的出租车数量,并发出指令指挥等候在两公里以外的千叶市政府停车场内的出租车司机。一旦有出租车载着乘客离开,腾出空位,千叶市政府停车场中设置的信号灯就会指示等候的出租车向千叶站方向移动。

千叶市政府停车场和千叶站前原本安排了8名工作人员,负责用无线方式联络并通报车站前空位情况。这套车辆管理系统被引进后,工作人员可减少到3名,除去系统运营费用,每月可节约经费30万日元(约合2555美元)。

不迷路:实景地图搜索又逛街

电子地图搜索已经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了,在网络上输入一个地点就可以找到它在地图上的位置和行车路线。但是,你试过在搜索结果中实景畅游你要去的地点吗?

出行找不到地方,也是在越来越复杂的城市交通中常见的一个难题。因此,多数人选择在出行前就在电脑前解决路线问题。

今年,上海新锐网站“城市吧”推出了在全球尚属首例的网上三维实景地图服务,吸引了公众关注。实景地图中,每一个点都是可旋转的360度全景,都是通过特殊的全景引擎用浏览器播放的。地图在全屏浏览模式下提供8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路口的指示牌、街旁的广告、大厦的名称都清晰可见。同时,用户可模拟现实在街中走动,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对实景进行拖动、放大、缩小、全屏观看等互动操作。如果你要去东方明珠,在地图上输入名称之后,除了可以看到位置和路线外,还可以在南京路上直接畅游一番,和朋友约会时,也可以迅速告知对方你们约定地点的外观和周边建筑,这样,即使你是个大路痴,也不会因在街头踟躇而耽误时间了。怎样,够方便吧?

不相撞:汽车帮你远离麻烦

现在科学界透露出一个好消息:20年后,借助IT技术的力量,你可以拥有一辆永不会和其他人、车相撞的汽车。

开车的人最怕的,就是发生撞车事故。因此,消除汽车事故的威胁一直是前沿技术研究的目标之一。有一个方法可以避免大部分的撞车事故:让汽车能够预知即将到来的碰撞,然后自动采取措施阻止相撞。建立一个汽车不会相撞的关键是汽车与汽车间的沟通或者称为V2V,日益先进成熟的全球定位系统将会让你在任何时间都能准确地知道你的车所在的确切位置,而稳定的控制系统可以跟踪你的车速以及方向。这些信息可以输入你的车载电脑上。目前的挑战是如何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把这些数据传达到其他的车辆上。

为了鼓励研制V2V系统,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已经清理了5.9千兆赫波段专门用于汽车之间以及路边无线电收发机间的专门短程通信。美国交通部正在着手推进一项汽车架构一体化的措施,将在2007年进行最终测试。这项计划包括安装一个短距离无线通信设备,以便司机在驾驶途中可以和周围车辆的司机对话;一个在交叉路口和直道的控制设备,汇集有关汽车的所有动态信息:速度、位置、雨刷器是否打开以及周边交通状况图和天气条件等,使司机可以准确把握综合信息,远离可能出现麻烦的地点。

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和几家技术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的能够自动识别和躲避行人的汽车样车已经在英国成功通过测试。这种汽车采用了一组雷达传感器和红外线摄像机,传感器可识别道路前方的行人或骑自行车者,摄像机将捕捉到的信息传递给一个内设的电脑,电脑程序计算出行人与汽车相撞可能性的大小,如果可能性超过一定限度,电脑就会立即提醒司机,或者启动自动规避措施,例如自动刹车或启动汽车外部的气囊。

如果说这种方式会让司机们有一种受制于车的感觉,那么,尼桑公司的“神奇防撞装置”就显得人性化许多。通过与雷达感应装置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紧密结合,防撞装置能准确判断出车辆的车速以及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距离,当可能会与前方车辆发生追尾时,驾驶者会立刻感到自己脚下的油门踏板正在自动向上抬起,敲打驾驶者脚部发出信号,同时,车内还会有警报声响起,使驾驶者能够更加迅速快捷地做出制动反应。

不污染:呼吸空气的绿色汽车

你能想象从身边飞驰而过的跑车是一部只靠“呼吸”新鲜空气便能行驶的机器吗?

英国牛津大学和Cranfield大学的科学家日前与其合作伙伴研制出一种极为清洁的汽车,其排气系统产生的唯一废物便是蒸馏水。

这辆超级跑车不仅速度快而且无需其他燃料便能行驶。因此从环保角度而言,这款跑车是“绿色”的。这辆车被命名为LIFECar,配备由QinetiQ公司生产的可以将氢和从周围空气中获得的氧转化为电能的燃料电池。这一系统在工作时非常清洁、安静并且具有很高的经济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的燃料电池系统通过电化学手段使车辆上携带的氢与从周围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并产生电能,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唯一废物就是水。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驱动电动马达从而带动车轮转动。其研究人员表示,对比原先的燃料电池车辆,这辆车的动力系统效能得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提升,能够为驱动4个车轮的4台独立的电动马达提供动力。

这款车在刹车时产生的能量以及剩余的能源将被用来为超级电容器充电,当车辆需要加速时,超级电容器将释放储存的电能。这种设计使得这款车所使用的燃料电池比老式设计中使用的燃料电池小得多:它在维持巡航速度时所需功率仅为24千瓦左右,而其大多数竞争对手在维持巡航速度时则需要大约85千瓦的功率。

作为汽车工业强国,英国政府对于这项有利于环境的研究项目十分重视。据悉,这项为期30个月的研究项目得到了英国政府贸易与工业部的大力支持。

不可劫:飞机自动绕开建筑物

美国电影《世贸中心》已经上映,重现了5年前那惊心一幕。那么,科技手段能否让这种情况得到避免呢?

据路透社报道,欧洲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在2008年前将这一设想变得更加现实。新研发的信息系统将全程监视可疑旅客,自动操纵飞机避免撞击建筑物和大山,并可能在2010年至2012年间投入商业应用。

这项名为“未来欧洲环境下飞机安全”的研究始于2004年2月,参加研发的公司包括空中客车公司、欧洲航空防御及航天公司、英国航空公司和西门子股份公司等。新系统将包括:机上威胁检测系统,根据图像和声音监测信息,检测出形迹可疑旅客;威胁评估和反应管理系统(TARMS),收集所有信息,并通过电脑给飞行员提出恰当应对方案;数据保护系统,保证通信畅通,特别是飞行员与地面导航台的通话;生物检测系统,这一系统可识别机组人员的指纹,同时还有一台相机监视,以检查他们是否在外人胁迫下打开舱门;自动碰撞避免系统则会在飞机轨迹偏离预定航线后自动修正飞行方向。如果飞机被劫持,TARMS会根据指纹判断驾驶员是飞行员还是劫机者,并决定避开前方障碍,自动控制飞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