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清淡菜:给火热肠胃降温[北京]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竞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5 22:24:1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圣诞大餐、元旦聚会、春节团拜……各种各样的大鱼大肉都把我们的胃撑得满满的。以至于一想到春节长假又要来这么一通,都有些心悸。在这样的两节之间,小编特意寻找了几家相对清淡的餐厅和菜品,给各位“火热”的胃降降温。

  脆生生的莴笋——付家私厨

  比起现在这个晦涩的名字,这家店以前沱巴郎的名字,熟悉的人更多一些。如今餐厅的环境走向了情调风格,这点从门面上强烈的后海风格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内部显得太拥挤了一些,没有掌握好留白的技巧,好在经营的东西中主打的还是那几样。

  碧绿榨菜的名字很素雅,其实是道红油类的菜,主料也不是榨菜,而是片成薄薄的片后出了水的莴笋。红油均匀地挂在材料上,不汪不流,口感不那么油腻。被处理过的莴笋口感类似北方人常吃的疙瘩皮,嚼在嘴里清脆的声音顺着头骨敲打着耳膜,是个下酒的好菜。第一次吃的人,很难猜出这菜的原料是什么。

  令这家店当年名声大起的钵钵鱼,其实是一鱼二吃中的一种,但是也可以单独点。漂着一层淡淡的油花的,略显黄褐色的半透明汤液表面,浮满青翠的碎葱,让人在萧寒的冬季感到一丝盎然春意。盆里面只有鱼没有青菜,雪白的鱼片在下面明灭隐现,给人一种很清新的感觉。那柔美的辣好似藏匿在木马中混入特洛伊城的希腊士兵一般,在汤水被咽下的一刻在咽喉处迸发。吃这道菜的窍门是先让汤水把舌头做个驿站稍停留一下,才不至于被那辣呛得咳嗽起来。鱼片很嫩,而且即便吃到最后都凉了也不见腥气,如果实在怕辣,可以除去汤水只吃那鱼,就只有鲜味没有辣味了。不过这个菜的质量不很稳定,对于吃过几次的人来说,总会感觉味道不那么到位。

  人均消费:40元

  地址:海淀区花园东路8号

  杭州家常菜——张生记

  虽然出乎大家预料,很多南方菜其实偏咸偏油,但要吃得清淡,一般人还会想起的,应该是江南风味,那么不得不提起的,就是做杭州菜十几年的张生记。

  张生记从一家60平方米的小店做起,把一只民间家常菜“笋干老鸭煲”做得精益求精,而且还开发了杭菜的大量创新菜肴,鲍汁鸭掌什么的,都值得一尝。

  其扛鼎菜品包括:张生记老鸭煲、龙井虾仁、宋嫂鱼羹、坛子醉鸡、秘制脚圈等。南方人讲究吃鸭子,认为鸭子性温凉,冬天吃尤其合适。张生记的老鸭煲用保温性能良好的沙锅,加上文火慢慢煨炖,不仅口感酥烂,便于进食,汤汁也味道鲜美醇厚。

  人均消费:80元

  地址:朝阳区安贞西里3区26号

  酸溜溜的鱼——贵州酸汤鱼

  这家店从1996年起,一直在皂君庙(中软大厦对面)经营贵州酸汤鱼火锅,经过多年的改良,创新了贵州农家菜。

  贵州菜选用云贵高原特产的野生调料,采用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殊的烹调方法,具有鲜香可口、辣味适度、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等特点。用酸汤烹制鱼肴,是贵州人最爱。苗族有句民谣:“最白最白的,要数冬天的雪,最甜最甜的,要数白糖和甘蔗;最香最美的,要数酸汤鱼。”作为招牌菜,这里的酸汤鱼虽然相对比较淡,仍有着“很高的可吃性”。

  提起酸汤的由来,还有个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时候,苗岭山上居住着一位叫阿娜的姑娘,不仅貌美、能歌善舞,且能酿制美酒,该酒有幽兰之香,清如山泉。方圆几百里的小伙子们都来求爱,凡来求爱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己酿的美酒,不被中意者吃了这碗酒,只觉其味甚酸,心里透凉,但又不愿离去,当夜幕临近,小伙子们房前屋后用山歌呼唤着姑娘来相会,姑娘就只好隔篱唱着:“酸溜溜的汤哟,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哟听妹来温暖;三月槟榔不结果,九月兰草无芳香,有情山泉变美酒,无情美酒变酸汤……”

  人均消费:40元

  地址:海淀区高梁桥斜街28号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