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专家让您立即精神"回电" 助迎战慵懒仲夏
作者:张倩  文章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1 23:33:1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最近上班总是觉得很累,犯懒,像是电池耗到了生命的尽头。打盹儿的念想可是越来越频繁,尤其是每次下雨过后的北京,窗户外面的空气泛着白烟,有凉飕飕的风吹进来,简直就是个睡觉的大好天气。打盹儿可不是充电,有时候是越睡越瞌睡。在医学上,它被称之为“夏季倦怠症”,是因为夏季气温升高后,人体的皮肤血管和毛孔扩张,血管口径随之变大,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供应大脑的血流量就相对减少,因此大脑会自动进行保护性调整,减低兴奋性,办公室里的“瞌睡虫”就因脑组织的自我抑制而产生了困感。

    另一方面,由于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使人体大量排汗,而随汗液可排出大量的钾元素,如果钾元素得不到及时补充,就会导致人们在夏季倦怠疲乏、精神不振。钾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作用主要是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因此,人体一旦缺钾,正常的运动就会受到影响。夏季缺钾不仅精力和体力下降,而且耐热能力也会降低,使人感到倦怠无力。严重缺钾时,还可导致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代谢紊乱、心律失常、全身肌肉无力。

    而从中医的角度看,夏季容易打瞌睡跟气候特点有关。中医认为夏季是一个“湿气”当令的时节,而“湿邪”为患,令人脾虚湿阻,头昏乏力,胃口不好,因此容易疲劳发困。

    想要摆脱这种状态,必须经历一个全面的自我培训过程。吃、穿、住、用、行都要进行调整,给身体营造一个更益于度夏的环境。多来点儿新鲜的蔬果,减少垃圾食品的摄入;多穿穿亮色的衣服,别总让深沉的黑、灰占据衣橱;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别总让空调“宠爱”着;尽量少开车出行,平时多用单车、多步行,让身体更有活力……

    接下来,《健康主义》就请来业内专家,为你进行这个进阶培训,令你立即精神“回电”,骄傲地迎战仲夏。

    精神百倍度夏天

    饮食调理精神倍增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身体消瘦。因此,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指出,应多补充益气、生津、消暑、清凉的食物。

    杨力教授告诉记者,在水果中柠檬是首选的益气、生津的食物,柠檬不但维生素C含量高,还可消渴、抗疲劳。食用时可以将柠檬一切两半,将柠檬汁挤到菜里或水杯里一起食用。

    香蕉是含钾最多的水果,每天出门前吃一根香蕉,其中的糖分可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可立即被人体吸收,是一种快速的能量来源。

    夏季,多吃点苦味蔬菜也大有裨益。苦味菜可通过其养心清火、健脾燥湿的作用,达到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苦味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莲子、百合等都是夏天食用的佳品。

    夏天离不开饮料,但首选的既非各种冷饮制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极普通的热茶。绿茶清火、消暑,红茶提神、抗疲劳。茶叶中还富含钾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绿茶10.7毫克,红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据试验表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中医认为,脾主湿,脾湿会让人感觉困乏。夏天湿热并重,想要去湿,先要健脾。杨教授建议早、晚进餐时可以多喝些粥,如山药粥、薏米粥、莲子粥、豆粥等。再则,因为夏天有暑热,可以在快熬好的有健脾祛湿作用的粥中加一点荷叶和薄荷,这样就增加了清热祛暑、养胃清肠醒脾、生津止渴的作用。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