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过年 到各地去吃百家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文汇报上海星期三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0 23:00:0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过年 到各地去吃百家宴

 

来了就是客 上桌不离酸

时间:现在百家宴已成为一种旅游文化,春节期间去旅游能赶上。

地点:广西侗乡

能吃上侗族的百家宴,是个标准的意外。从柳州赶到程阳风雨桥,天色渐晚。刚想问问晚饭在哪里解决,就传来惊人的消息,有可能在寨子里吃“百家宴”。路上就听说,侗族的饮食很“怪”:生猪肉、腌蚯蚓,酸鱼、酸肉,这些传闻听得人有点吓咾咾。

车子刚停下来,先下来在附近品尝侗家油茶,等待“百家宴”开席,因为是由侗寨村民各家各户来做饭菜,得等村民干完农活,收工回家做饭,基本是要到天黑才能吃上饭菜。

灯火点亮,寨子也渐渐热闹起来。周围不断有侗族同胞经过,手里提着竹编的精致漂亮的食品篮,篮内是一碗碗侗家人最爱吃的腌制酸猪肉、酸鸭、酸鱼,还有自酿的糯米水酒。走进寨门,正听见寨老大喝一声:开始!顿时,男女老幼一起动手,搬桌子的搬桌子,拿凳子的拿凳子,布饭菜的布饭菜,摆碗筷的摆碗筷,动作敏捷,手脚麻利。片刻工夫,长廊里、戏台上,长桌、长凳连接起宴席的长龙,粗粗一数,起码有60桌。不到一个小时工夫,这里便旧貌换新颜,全寨的男女老少和来客们,不分主宾,随意地围坐在长桌边。

饭菜上齐,寨老再是一声令下,站着举杯高呼“呀呼——近来哟(干杯)”!百家宴开始了,饭桌上你来我往,觥筹交错,大伙说着家常,唱着酒歌,身着盛装的侗家男男女女唱着敬酒歌走到客人面前,拉着客人的耳朵(扯耳朵请喝酒表示友好),嘴里唱“呀——呼”,接着把酒灌到客人嘴里,大家吃了这家吃那家,在长龙般的饭桌前互相走动,大声问候,高呼干杯。

三江侗族有“吃不离酸”的习俗,酸鱼、酸猪肉、酸笋等等。侗菜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而被称作"四酸"的酸鱼、酸肉、酸鸭、酸鸟是侗家待客的上乘佳肴。酸鱼酸肉外乡人真的吃不惯,但第一次尝试吃炸蚱蜢,居然香脆可口。酸菜腌了一年仍然能保持绿色的,问了其中窍门,说用萝卜铺在酸菜上面腌,就不会变色了。腌"酸鱼"的过程则麻烦一点,把养在田里的鲤鱼捉回家,洗干净,除内脏,用盐腌一两夜,再将糯饭、酒饼、辣椒等配料和鱼一起放入酸坛里就行了。密封好后,可以十几年不变味。印象比较深的还有腌的生猪肉,味道还是不错,但是据说只能用当地的猪肉才能做。主食是糯米饭,有白的有红的,听说红的比较香,可惜凉了,吃不出香味来。侗家的炒野菜、煎豆腐也有一种独特的香味。蕨菜、韭菜等野菜是从山里挖来的,炒菜的油是茶籽油。有人认为,侗寨里的老人长寿与食用这些天然野菜和茶籽油不无关系。

过年 到各地去吃百家宴

“百家宴”有吃菜要吃“转转碟”的习俗,意思是每一家的菜都要尝遍,大家可以互相串桌吃,试试这家的酸鱼酸肉,试试那家的炸蚱蜢……因此,淳朴的侗族老乡们也分外在乎客人对自家饭菜的评价,“好吃吗?多吃点,多吃点!”“这个酸肉很好吃的,试试吧!”

朋友示意我和他去“打酒”(敬酒)。他说这样就可以免遭大家围攻。因为侗族人喝酒的习俗是,敬酒人是不喝酒的,因为以前人们很穷,都把好酒留给客人。真是个好主意,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跳起来,按照从男到女,从老到少的规矩敬酒。虽然很多人爽快的一饮而尽,但也没能避免被缠住“对酒”几杯。

侗家的重阳酒也是自酿的糯米酒,入口甘甜,不胜酒力的人喝下一瓶也没问题。由于语言不通,微笑成了席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大人、小孩、男人、女人,一律笑着,笑着。

过年 到各地去吃百家宴

TIPS交通

从桂林到柳州有高速公路,桂林汽车站每隔20分钟就有到柳州的班车,全程约二个半小时。从南宁汽车站到柳州每天有二班直达车,全程约5小时。从柳州可坐巴士直接到程阳风雨桥。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