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科学洗手防甲流
作者:李颖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4 10:49:0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重申洗手的重要性,强调每次洗手需40秒左右,并重点推荐预防甲流等传染病的“六步搓洗法”,著名公共卫生专家黄建始提醒读者,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保证洗手质量,能帮助远离疾病。

  “勤洗手,首先要规范。”黄建始认为,洗手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方法。正确洗手的方法是使用流动的清水打上肥皂后反复揉搓、冲洗。洗手一般可将皮肤角化上皮60%—90%的微生物清除,若结合刷洗,微生物清除率可达90%—98%。

  专家指出,通常有些人觉得用热水器加热的水洗,更能去除细菌,其实不然。预先用热水器加热至37℃的水容易被铜绿假单胞杆菌等污染。如需要用温水洗手,应在洗手前用热水和凉水混合,温度大概在20℃—25℃。尤其需注意的是,不要使用脸盆内的存水洗手,因为非流动水是细菌繁殖的温床。用脸盆内的存水洗手不但不能减少手上的细菌量,甚至能传播致病微生物。

  黄建始介绍,正确的洗手法是:1. 在水龙头的流动水下洗手;2. 加洗手液或抹肥皂,用手搓出泡沫;3. 用双手相互擦手心、手背、指尖、虎口等,最少搓10秒钟;4. 用流动的水冲至少10秒钟;5. 烘干双手或用干毛巾或手纸彻底抹干双手;6. 双手清洗后,应以纸巾包裹水龙头或泼水冲净水龙头再关闭。“另外,在洗手间洗手后,最好用擦手纸巾包住门把手开门后再将擦手纸扔掉。”黄建始如是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