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数九寒天养生活
作者:朝文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16 10:41:5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冬季性寒。“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

  中医认为,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季。就人体而言,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因此中医主张,冬季养生要避寒就温,保护阳气,使阴阳相对平衡,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天应保暖避寒,早睡晚起。让睡眠的时间长一点儿,养阴经,促进体力的恢复,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活动。

  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量逐渐增加,避免在严寒、大雪中锻炼。中老年人冬季锻炼若安排不当,容易引起感冒。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切不可掉以轻心。

  当然在寒冷的冬季,防寒保暖是必不可少的。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人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建议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对于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背部保暖。背为阳腹为阴,后背有好多穴位,如果寒风吹后背的话,对整个机体有害。

  冬季,阴气日盛而至极,阳气微极而复萌。在冬季要顺应自然变化,精神情志要安静自如,恬淡无求,使神气内收。日常生活中,要有意改变这种不良情绪,振奋精神。(朝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