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厨余废物变小区绿化用肥
作者:张晓莉  文章来源:北京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22 8:41:2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厨余废物变小区绿化用肥(组图)
  小区自制的图文并茂式的分类垃圾桶,居民分类投放垃圾时可以一目了然。
厨余废物变小区绿化用肥(组图)

  垃圾生物处理机可以将小区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变为绿化用肥料。

  2006年海淀区政府给辖区内100个小区免费配置了垃圾生物处理机,四年过去了,当时的100个小区中垃圾生物处理机仍在运转的不到5家,万科西山庭院便是其中之一。

  万科对环保的关注由来已久,今年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零垃圾”登顶珠峰,以自己的行动引起全社会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呼吁大家践行环保生活。而对万科西山庭院的业主来说,垃圾分类是一个连小娃娃都懂得的事情。

  厨余垃圾小区内变废为宝

  进入万科西山庭院社区,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宣传展板,原有的普通垃圾已被不同颜色标识的分类垃圾桶所代替。“西山庭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做出了积极努力,如厨余设备免费安装、为园区配置部分标准分类垃圾桶、分类运输车、垃圾分类手册等。”万科集团副总裁、北京公司总经理毛大庆介绍。

  随着业主垃圾分类意识的逐步加强,小区内配备的垃圾生物处理机从以前的“吃不饱”,到现在日处理厨余垃圾380公斤,接近设备最大负荷。处理后产生的肥料则全部用于社区绿化。毛大庆介绍,“因为西山庭院只有600户业主,如果规模够大的话,处理垃圾产生的肥料在小区消化后还会有结余,还可以对外销售,事实上,台湾一些社区就已经在这样做了。”

  目前,万科西山庭院占社区生活垃圾50%的厨余垃圾,已全部在实现厌氧处理后转为肥料;占社区生活垃圾约20%的可回收物在分类回收后进入资源循环利用;社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已降低到分类处理前的30%。

  “万科在垃圾分类上的投入无疑会增加成本——一台餐厨垃圾生物处理机的成本在20万元左右,每年的维护、生产费用约5万元,而这部分成本是不向居民单独收取的。即使如此,坚持垃圾分类是万科非常重要的绿色战略。”毛大庆介绍说,“这种环保新技术万科引以为傲,王石甚至拿到联合国大会去演讲。”

  限价房也将尝试垃圾减量化

  毛大庆还介绍了“零公里行动”珠峰北坡垃圾清扫的情况,包括万科员工在内的志愿者对5300米至8800米的极高海拔区域进行垃圾清扫,清理了近200个废弃氧气瓶和2吨垃圾。

  志愿者在撤离珠峰大本营之前,对所有垃圾进行了分类,分为可回收(金属、玻璃、塑料瓶、硬纸板)、不可回收(塑料袋)、有害垃圾(废电池),每类垃圾都被放于特制的垃圾袋中,并将不可回收垃圾运回西藏的垃圾处理厂,可回收垃圾由西藏当地的回收站处理,有害电池则带回深圳由专业的废电池处理单位处理。

  正如王石之前表示:“珠峰垃圾清扫,代表着在极端严峻的环境下,人们也可以为自己的环境影响负责,通过实际行动进行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减量。”万科计划今年将在北京绝大部分社区推行垃圾分类,不仅是在北京万科社区,包括北京万科中心等各个角落也在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据透露,近期即将交用的红狮家园将成为本市第一个采用这种厨余垃圾减量化处理技术的限价房项目。毛大庆表示,“希望引起全社会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呼吁大家践行环保生活,让绿色环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北京年产生活垃圾669万吨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度增加,垃圾处理已经成为首都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万科集团副总裁、北京公司总经理毛大庆介绍,“2005年时,北京市生活垃圾的年产量为537万吨,到2009年已增至669万吨,其中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是厨余垃圾,占到总量的60%左右。”

  继国务院1992年发布《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中明确提出对城市生活废弃物应当逐步做到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后,北京市也积极倡导在生活垃圾大类粗分的基础上,利用生化处理的设备和菌种进行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