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烧着”二氧化碳的汽车自动 穿梭在没红绿灯的马路上
作者:臧鸣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29 9:17:0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MOFs车体

  采用可吸附二氧化碳的有机金属结构(MOFs),能模拟绿色植物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释放出电子,形成电流。生物燃料电池再将产生的电能给锂电池充电,由电机驱动汽车。

  轮毂三叶风车

  风力发电机,捕捉风能,将风能转变成电能,与房屋供电系统连接充电。

  仪表板

  背投式触摸屏投射至仪表板,关闭后彻底消失。

  早报世博记者 臧鸣

  现在,汽车早已摆脱“尾气”的“拖后腿”,人们选择造型可爱的“叶子”或驾驶省力的“EN-V”,全新的燃料电池车和电动车等新能源车穿梭在这座城市间,可持续发展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概念车“叶子”实现负排放

  在郊外卫星城,概念车叶子在广阔的草地上悠闲地晒太阳,太阳能吸收板随着阳光的移动而转动。伴随着20多年前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召开,人们更加关注汽车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叶子”犹如流动的植物,与自然共同呼吸、和谐相处,成为20年前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世博”的一大亮点。用“叶子”呵护如今的自然,以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以更和谐的语言书写交通。

  上汽集团积极倡导人、车、自然和谐共存发展的绿色环保理念,“叶子”概念车的研发是上汽集团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叶子”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将作为代步工具的汽车融入城市生态环境,与自然同呼吸、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

  回忆20年前,上汽集团上海汽车技术中心刘启华博士曾表示,“希望2030年,能实现车、人、自然融为一体,实现自然与人真正地和谐共存。”而今,这一梦想已成真,“叶子”穿梭在这座城市中,犹如叶子飘过,人们依然喜爱选择车身是深浅不同的绿色来提醒城市人“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即便这个车型有其他的颜色。

  车顶采用比较具象的叶子造型是出于一种视觉传达的手法,因光合作用是很难形象化的概念,叶子的形态可便于人们理解。当初,设计师认为,有机的东西可在汽车上用得很夸张、甚至卡通化,这样,人们理解起来便很清晰,因最初没有受限制,因此20多年前这款车的亮相便是把有机形态用到极致。与其说是采用具象的形体,倒不如说是对有机形态的探索,而叶子概念车便是个尝试。

  卵形车身形似一片弯曲的树叶,4个车轮突出在外。人造树叶车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可追随太阳照射的方向转动,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以可视化的“叶脉”方式显示能源的流动。

  车轮可采集风能

  轮毂上的三叶风车强调了风能主题与自然能源。2030年,建筑的阳台可像电梯一样承载汽车升降,叶子概念车可停在高空获取风能。它能与房屋的供电系统连接在一起,给自己、房屋和城市电网充电。当三叶风车旋转时,车身上的装饰灯可显示充电状态,从车前后臂的细长灯组到前翼子板,像树干年轮一样的三环灯组就会逐步点亮。由灯光显示风能转化为电能,从车轮传导到车。

  车内设计强调极致简约的风格,让人专心体会驾驶乐趣。整个仪表板就像一片弯曲的叶子,棕色部分代表土地和树干,点缀有背投式触摸屏取代20多年前传统的中控台多媒体控制器,可像鼠标一样操作环形装饰灯。背投式触摸屏取代传统的中控台。影像可从后面投射到仪表板,关闭后就会彻底消失。仪表盘集成在转向柱上,不被遮挡。中央手枕上的多媒体控制器可像鼠标一样操作,非常易于上手。内饰色彩与材料同样受有机图案的启发,座椅采用了很多植物纹样的图案。

  “叶子”在设计中以电能为主要动力来源,其技术核心是自然能源转换技术,包括光电转换技术、风电转换技术、二氧化碳吸附和转换技术。车顶的一片巨型叶子是一部高效的光电转换器,可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以可视化的“叶脉”方式显示能源的流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阳光追踪系统,叶片上的太阳能晶体片可随太阳照射方向而转动,提高太阳能收集效率,生物化特性使“叶子”与自然实现和谐共处。

  “叶子”的4个车轮是4个风力发电机,可捕捉风能并将风能转变成电能,充入自身电池储存能源,形成辅助电驱动系统,最大限度拓展利用新能源。车体采用可吸附二氧化碳的有机金属结构(MOFs),能模拟绿色植物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释放出电子,形成电流。生物燃料电池再将产生的电能给锂电池充电,由电机驱动汽车。

  同时,它能将光电转换中排放的高浓度二氧化碳通过激光发生器转化为电能为车内照明,或者,转化为车内空调制冷剂,不仅是“零排放”,更是“负排放”的实现,净化空气,缓解温室效应,改善自然环境。

  “叶子”的出现,重新定义了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令车成为自然链中的一环,描绘了车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美妙场景。它为人们提供更环保的出行方式,城市不再受到尾气污染、耗油耗能的困扰。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