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荷兰专家:换换“口味”吃虫子 |
作者:袁金会 文章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0 10:15:2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厨师正在制作粉虱乳蛋饼据英国BBC19日报道,近年来天灾不断,加上全球人口猛增,粮食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2011年联合国调查报告发现,全世界6个人中就有1个人面临饥饿问题。粮食危机比金融危机更可怕,荷兰科学家阿诺德范赫伊斯表示想要拯救地球、缓解全球粮食短缺,其实很简单,靠“吃虫”就可做到。 “吃虫”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荷兰科学家阿诺德表示,想要打破旧的饮食习惯,健康、绿色的昆虫是一种替代食物。他说:“吃昆虫可解决粮食危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造成的气候变化。对有饮食习惯的成年人而言,吃昆虫有一定的心理障碍,但试吃后,他们会改变主意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教授认为,吃昆虫的成本比较低,消耗的水比较少,在饲养过程中也不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让更多人响应吃昆虫,阿诺德已和荷兰一家厨师学校投入昆虫培育和昆虫菜单的研发,预计未来将出版虫类美食书籍。 24岁的IT顾问塔塔尔曾经试吃过昆虫制成的食品,她说:“味道没那么可怕,但就是饮食观念的问题,吃的时候很害怕。” 阿诺德教授表示,现在世界人口越来越多,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人口政策,人们很快就会面临“缺肉危机”。他说:“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从60亿增加到90亿,而人们食肉量越来越多。20年前人均食肉量为20公斤,现在是50公斤,20年后将增加到80公斤,照此发展下去,人类很快将面临无肉可吃的境地。” 荷兰全国掀起“吃虫”热 荷兰政府很支持人们吃昆虫,因为昆虫不制造温室气体,好养殖,而且营养丰富。荷兰农业大臣也曾呼吁人们“快做好吃昆虫的准备吧”。荷兰居民卡利斯说:“昆虫是很好的食品,营养价值高,特别是对老人的健康有益。”如今,荷兰人的餐桌上出现越来越多虫子,比如掺有肉虫的鸡肉丸子、炸蚂蚱等,蟋蟀汉堡、粉虫馅饼、肉虫派都十分受欢迎。“肉虫派”则是一种用黄粉甲虫的幼虫制成的糕点。 荷兰厨师亨克正在研究昆虫菜单食谱,他说:“我在研究将昆虫跟巧克力、果仁和糖混在一起的食物,然后灌在蛋饼里,这样不会让人感到很恐怖。一旦国际知名的厨师开始做这种食物,其他厨师也会效仿。” 现状 113个国家和地区吃虫子 据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估计,除欧洲大部分地区吃虫子受到很大限制外,世界上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热衷吃虫子,并能将虫子做成美味佳肴,世界上有1700多种虫子可供人类食用。 在中国台湾,煸炒蟋蟀或者煎炒毛虫都是有名的美味。天津人喜欢吃蚂蚱,山东人爱吃一种草虫名叫蚰子,河北人吃蝗虫,重庆有一种叫“五香虫”的美食;一盘大蝴蝶幼虫在墨西哥餐馆的售价高达25美元;在东南亚许多地方的市场上,可以看到油炸昆虫在出售;北非蝗虫甚至被称为“天空对虾”。 好处 含高蛋白质低胆固醇 目前,常见的食用昆虫有蝗虫、蚱蜢、蟋蟀、蚂蚁和膳食蠕虫等等,它们所排放的甲烷比家畜排放的少10倍、一氧化氮少100倍,快速繁殖的特点更是让人类的餐桌永远不缺食物。昆虫含有高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胆固醇含量又明显少于牛肉及猪肉。可食用“虫子”有许多营养素,还是昆虫所特有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德斯特去年4月在老挝推广一个昆虫养殖项目。德斯特认为,蝗虫和蟋蟀富含钙质,而且90%的老挝人本身就有吃昆虫的习惯,这是为老挝人增加钙质的好方法。 趋势 或将成为肉类替代品 联合国世界粮食组织总干事长警告说,自2008年爆发金融海啸和粮食危机以来,全球七分之一人口每日只能吃一餐。如果粮食价格再上涨,这批逾十亿人的饥饿大军,就要被迫隔日吃一餐。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们正紧锣密鼓地计划,将昆虫作为未来40年内,全球90亿人口肉类和鱼类的替代品。到2050年,昆虫将会成为人类多种营养的主要来源。为缓解温室效应和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号召人类少吃肉,多吃昆虫,并把这个倡议提上2013年粮农组织大会的议事日程。 热议 网友大谈吃虫经历 “吃虫论”引起全球网友的热议,网友们大谈自己的吃虫经历。 菲利普(比利时):谈到吃虫,北京的油炸蝎子和墨西哥红蚂蚁蛋最好吃,味道很好,我吃过两次。 卡罗琳(肯尼亚):小时候,我记得我们经常捉蝗虫烤着吃或用油炸着吃。 妞妞(中国):小时候,一到夏天就和小朋友去捉知了。去掉头在颈部撒点盐,放到火上烤着吃,味道很鲜美。 约翰(美国):我觉得吃虫子很恶心。如养牛等动物会造成环境污染,那么我们应该素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