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在南京来碗汤汤水水的街头小吃
作者:孙大晶 孙…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12 11:32:5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当腌渍雪菜遇上面条

  无雪菜不欢之雪菜面

  南京人嗜食雪菜。卖盖浇饭的小店必有雪菜肉丝盖浇饭,面店必定有雪菜肉丝面,饼店必有雪菜饼,包子铺么,自然少不了雪菜包子。用雪菜做的菜肴也不少,雪菜黄鱼、雪菜豆腐汤以及雪菜炒年糕,都是南京各饭店里的家常菜。雪菜在南京人生活里的地位,有点像煲汤之于广州人———一个南京人若是三两天没吃上几口雪菜,恐怕对自己的小人生会多少生出点幻灭感的。  

  雪菜(北方人更多称之为雪里红),有新鲜和腌制品之分。新鲜雪菜是翠绿色的,口感略涩微辣,常用来炒肉末;经盐腌渍的雪菜质脆味鲜,口感爽脆,略带酸味。通常吃的雪菜,都是腌渍过的,口味比未经腌渍来得要好。“一法整腌,以淡为佳;一法取心风干,斩碎,腌入瓶中,熟后杂鱼羹中,极鲜或用醋煨,入锅中作辣菜亦可同,煮鳗煮鲫鱼最佳。”(清代《随园食单》)这是袁枚关于冬天的雪菜的做法和吃法,对雪菜写得还是很用心,连和哪种鱼一起烧制最好吃也专门选好了。不过早在更早的明代,就有人醉心研究这雪菜的吃法了:“此物极为隽爽,用以炒羊肉丝,或串鱼片,或做汤。用火锅以生羊肉片、野鸡片串之尤妙。尝谓此品是真正英雄,不藉一毫富贵气,纯从寒苦中磨练出一生事业,富贵人反欲藉之。”(王磐《野菜谱》)貌不出众的雪菜,被称为是极为隽爽、真正英雄,看来能在寒风中苦苦挨命生长,不仅精神可嘉,还净得土地之元气,味道非凡。仔细追究起来会发现,这两位美食家,都以雪菜入肉汤为最佳最鲜美。

  今时今日,南京人被汤汤水水勾了魂魄,而最代表南京人心思的吃法,自然是雪菜肉丝面。进店叫上一份雪菜肉丝面,看师傅一边烫面条,一边往那蓝花大素碗里舀入一块熬好的熟猪板油、一勺白糖和两三勺老酱油,再注入一小瓢滚烫的猪骨高汤,白花花的猪板油瞬间融进高汤里。面条烫熟后,用笊篱捞进瓷碗里,再浇上一大勺雪菜炒肉丝,最后撒上葱花或香菜末儿,好了,开吃吧。

 

小馄饨很低调

  一碗小馄饨有多美好

  清晨的早餐店里,一口烧饼一口小馄饨的南京人,不在少数。一干一稀,搭配刚刚好。除了清晨,小馄饨的另一个辉煌时刻是夜里。华灯初上的时候,小馄饨摊主们推着家当,来到熟悉的小巷,生火起炉。所谓家当,不过是一个连着煤气炉的推车、几副桌椅和碗筷。摊主们一边手脚麻利地包着小馄饨,一边照顾着炉火和下馄饨。小摊上吐着昏黄光环的低瓦数灯泡、煮锅上氤氲的蒸汽和高汤的飘香,在春寒料峭的夜南京,温暖着每一个都市夜归人的心。

  与馅料丰富的大馄饨相比,小馄饨柔弱无骨,味道单薄寡淡,好似布衣布裙的邻家姑娘一般,连抬眼去看一看都不必的。  

  只见小馄饨摊主拿筷子在肉糜堆里快速一蘸就杵进手心的小馄饨皮里,只包一点点的馅儿,仿佛只是为了点缀,然后一个涂抹,一个重捏,这就好了。小馄饨的内在相当稀薄,因此汤头就显得尤为重要,店家常用骨汤熬制。“小馄饨小如龙眼,用鸡汤下之。”(袁枚《随园食单》)所以说小馄饨吃的就是一个汤头。好的小馄饨店坚持用鸡和猪骨吊汤,面汤鲜美,回头客也不少。仔细说起来,最地道最窝心的小馄饨,要在汤碗底放一小勺熟的猪板油之后,再浇上高汤,登时浓香四溢。再放入煮熟的小馄饨,撒上切碎的青葱,算是点亮一下汤色。  

  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上下的南京人,有着关于柴火馄饨的不朽回忆———他们儿时吃的街头小馄饨都是挑着担子来卖的,就是一个老板推一辆小车,有食客的时候,停下,当场生火当场下小馄饨,此场此景,让生于斯长于斯的南京人若干年后每每想起来一回就要生一回对于童年的无限追思。当然,柴火馄饨早就绝迹了。  

  世上比小馄饨好吃的东西多了去了。你为何独爱这碗小馄饨?莫非只因你吃个惯?你适应了小馄饨的味道,或者说,小馄饨的味道适应了你,然后彼此习惯了,哪天你若离开了这汤汤水水中默默舒展着小身姿的小馄饨,总会时不时默默挂念。

  南京旅游贴士:

  1、春天到南京,可以观赏梅花山的梅花。南京东郊旅游景点繁多,梅花山、紫霞湖、美龄宫、中山陵、明孝陵,建议提前妥善安排充裕的时间观光游玩。

  2、除了中山陵、总统府,喜欢民国历史的,不可错过许多民国精品建筑景点,比如南京博物馆、颐和路民国公馆区、1912休闲区、梅园新村等景点。

  3、夫子庙保留完好的明清风格的建筑,秦淮老街风光带的居民区也值得一看。

  4、绿柳居、韩复兴、刘长兴等都是南京百年老字号的餐饮店,擅长烹制南京特色的板鸭、盐水鸭及鸭制品。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