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科学面对植物生长调节剂 |
作者:许勇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12 11:26:1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我国是全球西瓜甜瓜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西甜瓜的播种面积超过3000 万亩,占蔬菜播种面积的10%以上,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国内外的研究都已经证实氯吡脲(CPPU)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西瓜坐果是有效的,而且在推荐浓度范围施用是安全的,国内生产以氯吡脲为主要成分的坐瓜灵生产厂家数量很多,是否都得到了有关行业部门的审查许可值得注意。 目前我国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归口为农药类进行管理,按照规定,应该取得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执行标准号、生产批准证书号后方可允许销售,部分厂家将生长调节剂和微肥混为一谈,在销售时并没有说明主要有效成分,这也导致很多同物异名,以及夸大施用效果的现象出现。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加大对园艺作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类的管理力度,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将生长调节剂其全部纳入农药登记和管理的范畴,要求生产商在销售时必须标明所推荐的浓度和应用时期,杜绝虚假宣传,以防止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滥用导致的生产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从生产源头抓起,严格控制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生产质量,对于未经行业部门审查许可的生产厂家要坚决取缔和进行处罚。 目前CPPU主要用于设施西瓜的早春生产中,露地西瓜生产一般不需要采用。这是由于露地西瓜是开放式种植,自然界有传粉昆虫,通过昆虫传粉的方法可以实现坐果。设施栽培下由于覆盖材料的阻隔,传粉昆虫无法进入,尽管采用人工授粉可以实现坐果,但由于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完全采用人工授粉来实现西瓜坐果不现实,导致了CPPU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特定栽培季节和栽培模式下的应用。采用蜜蜂授粉技术具有省工、坐果整齐度高、果型好、品质优等特点,是提高西瓜坐果率和品质的一种高效方法,目前在部分地区已经取得成功,建议进一步加快西瓜蜜蜂授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替代CPPU的应用,更好促进我国西瓜产业的发展。 江苏丹阳西瓜“爆炸”事件之所以吸引眼球,就是部分媒体用了“爆炸”一词,而追踪有关媒体采访的报道发现,刚开始所采访的专家多不是从事瓜果研究和生长调节剂研究的专家,其解释反而使得公众获得消息更加混乱。 5月18日,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羊杏平研究员接受了《扬子晚报》的专访,详细介绍了丹阳西瓜“爆炸”的原因,5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张朝贤研究员接受媒体采访的报道披露后,公众才对氯吡脲的使用有了科学认识。建议有关部门建立与新闻媒体的快速响应机制,在重大事情突发时,积极推荐有关专家及时出来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消除公众疑虑。 (许勇 作者系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