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开胃的饮食要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健康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7 23:10:5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简单的粥类菜肴推荐:

  1.扁豆粥

  做法:大米200克,白扁豆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功效:扁豆粥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止泻的作用。

  2.鸡蛋花粥

  做法:新鲜鸡蛋花10朵,大米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稀粥。

  功效:鸡蛋花粥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润燥的作用。

  3.薏米粥

  做法:大米200克,薏米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功效:薏米具有健脾除痹、利水渗湿的功效。相关热词:

  常用的开胃健脾,消食化积的药膳方剂,有以下数种:

  1.五香槟榔

  原料:槟榔200g,陈皮20g,丁香10g,豆蔻10g,砂仁10g,食盐10g。

  做法:将诸药放入锅内,加食盐,再加水适量,选用武火烧沸,然后用文火煎煮,使药液涸干,停火待冷。将槟榔用刀剁成黄豆大小碎块即成。食用时,在饭后嘴含槟榔少许然后吃下。

  功效:是健脾宽胸,顺气消滞。适用于消化不良,胃肠停食出现腹痛呕酸、烦闷胀饱等症。

  2.萝卜饼

  原料:白萝卜250g,面粉250g,猪瘦肉100g,生姜3g,葱3g,味精3g,食盐、菜油各适量。

  做法:将白萝卜洗净,切成细丝(或刮成细丝),用菜油(或豆油)煸炒至五成熟时,待用。将肉剁细,加生姜、葱、食盐调成白萝卜馅子。将面粉加水适量,合成面团,软硬程度与饺子皮软度一样,分成若干小团。将面团擀成薄片,将白萝卜馅填入,制成夹心小饼,放入油锅内,烙熟即成。

  功效:是健胃,理气,消食,化痰。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食后腹胀,咳喘多痰等症。

  3.山楂肉干

  原料:山楂100g,猪瘦肉1000g,菜油250g,香油、生姜、葱、花椒、料酒、豆油、味精、白糖各适量。

  做法:将猪瘦肉剔去皮筋,洗净备用;山楂去杂质(山楂果则应拍破);生姜切片,葱切段。将山楂50g放入锅内,加水约2000ml,在火上烧沸后,再放入猪瘦肉,共同煮熬至六成熟,捞出猪瘦肉稍晾后,切成约长2寸,宽5分的粗条。用豆油、生姜、葱、料酒、花椒等调料将肉条拌匀,腌制1小时,再沥去水份。将油放在铁锅内,文火炼熟,投入肉条炸干水份,至色微黄,即用漏勺捞起,沥去油;将锅内油倒出后,留点余油,再置火上,投出余下的山楂,略炸后,再将肉干倒入锅内,反复翻炒,微火焙干,即可起锅置于盘中,淋入香油,撒上味精、白糖,拌匀即成。

  功效:是滋阴润燥,化食消积。适用于脾虚积滞,高血压、高血脂等症。

  4.砂仁鲫鱼汤

  原料:砂仁3g,鲜鲫鱼1尾 (150g),生姜、葱、食盐各适量。

  做法:将鲜鲫鱼去鳞、腮,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将装有砂仁的鲫鱼放入锅内,以砂锅最好,加水适量,用武火烧开。锅内汤烧开后,放入生姜、葱、食盐,即可吃鱼饮汤。

  功效:是醒脾开胃,利湿止呕。适用于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或病后食欲不振之症。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