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行道越来越不好走换乘又太远 低碳出行有多难 |
作者:杨杰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10 11:27:5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在人行道上划停车位,从来没见谁征求过我们附近居民的意见,也没公示过,反正就是占了。”一位姓宋的北京市民说。“那些餐馆都说交了管理费的,管理费交给谁、谁授权的、这些钱怎么用,都不清楚。” 一些较窄的道路,管理者为了防止机动车靠边停放,在人行道上打桩。在北京市金台西路边的一条支路上,一米宽的人行道上,密密麻麻地钉了近百个铁桩。刘老太太要拄拐出行,“打桩是好意,但效果可不好。原来人行道还能走走,现在又是桩又是树,上上下下,还不如干脆走马路。” 占用人行道的不止车辆。北京西大望路两侧,商铺林立,人潮拥挤。在100多米长的街道两旁,各种小商小贩出摊,人行道、自行车道几乎全被占据。每当上下班高峰,人流密集,一些人经过此处驻足挑选,不到两米宽的行人道更加混乱不堪。 5月1日下午5点,沈女士推着婴儿车走出大望路地铁站A口,沿着西大望路一路向北行,推着刚满7个月的宝宝回呼家楼附近的家中。婴儿车在拥挤的下班人流中“举步维艰”。在这条不宽的行人道上,电线杆、树木、电话亭、垃圾箱占去了约半米的空间,再加上一些小商贩“抢占地盘”,行人行走变得很艰难。“走几步就要停下来等着对面的人先过,100米的路程有时要走上3分钟。”沈女士的婴儿车为了躲避拥挤的人流,有时不得不推到自行车道上。“推着婴儿车上上下下太麻烦了,也怕碰着车,但是路这么挤,不在自行车道上走根本过不去。” 专家点评:吴兵教授认为,行人道过窄首先是规划上的问题,应当努力挖掘潜力,在“瓶颈路段”采取有效措施疏导行人。其次,针对机动车、小商贩肆意占道的情况,执法部门不能因为事情不大就忽视了必要的管理,而是要主动作为、及时跟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划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行人道(含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的道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应当各行其道。 ■换次乘,走太远 ——一次换乘往往要走一公里的路,上上下下好几回,让人觉得“还是开车好” 鼓励行人乘坐公共交通,但换乘的烦琐也让人觉得“还是开车好”。 “西直门地铁站是2、4、13号线相交的地方,修建的时间相差很长、换乘很乱,来过的人都知道。”家住北京的付先生每次上班都要在西直门地铁站换乘。“13号线和2号线换乘时,要走几乎1000多米的路,再加上人多,就更慢了。”为此,付先生每天要早起15分钟,防止在换乘过程中耽误过多的时间导致上班迟到。 西直门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立交桥西北角,紧邻地铁13号线、地铁2号线、地铁4号线出口。还有西直门站、城铁西直门站、西直门外站、西直门南站等地面公交站。在这里停靠或者以这里为起终点的公交线路在40条左右。 “西直门离动物园很近,这两个地方的人都特别多,一到节假日就更夸张了。”西直门附近的几位行人抱怨,“我们从13号线下来换乘到4号线得走15分钟左右。”“相比之下,从西直门进13号线和4号线还好;去2号线很长,一会下一会上,如果有大行李,很不方便。” 这里还有许多学生换乘。“电梯通常很挤,我们学生就爬楼梯。而且电梯要经常维修检修,那些拎着行李的人上上下下,真的很不方便。”北京交通大学的一位学生说。 实地估测,乘客从地铁2号线到13号线间的换乘需要经过36个向下的步梯,22个向上的步梯,平走240多米,所需换乘时间大约为5分钟;而13号线到地铁2号线间的换乘,则需要经过233个向下的步梯,34个向上的步梯,平走约240米,所需换乘时间大约为8分钟。若考虑人流拥挤等因素,所耗时间还将延长。 在另一个换乘大站西单站,乘客若要从1号线换乘4号线,需先上楼,走上约200米后,还需上楼,之后再下楼,才能看到4号线。“完全是被人潮拥着走,稍微停顿一下就被后面的人撞上来了。”莫女士拎着行李在西单换乘4号线到北京南站。正值假期,客流量比平日更大,地铁工作人员手举喇叭,号召年轻的乘客走楼梯。“我在扶梯上都握紧扶手,人太多,也没有左行右立。”等待乘扶梯的队伍已经排出4米远,乘客们挪动着步伐缓慢向前。 莫女士最后换乘到4号线足足走了11分钟。拥挤的人群不但降低了行走的效率,更增添了人们心中的烦躁,换乘过程中经常有行人发生口角。 专家点评:吴兵教授认为,鼓励步行一定要把换乘细节做好。首先要做好标识,让换乘中的行人能够明确地找到目的地,减少徘徊的时间。另外,管理上要能够提供方便,比如,明明能从平地过去,就不要让行人走过街天桥,爬上爬下很不便。“规划、设计、管理,改变行人‘行路难’的问题,要综合考虑这三个方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