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各具特色的南北老派粽子
作者:胡可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26 12:56:3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按照传统,北方的粽子以甜的为主,南方的粽子以咸的居多

  如今市场上的粽子馅五花八门,不比中秋月饼逊色

  新鲜口味的确可以吸引消费者,但传统口味仍占购买主流

  粽子和其它越来越商业化的传统食物一样,为了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新鲜口味层出不穷。从瑶柱鲍鱼到香芋莲蓉,繁复的馅料还让人有几分眼熟,这不俨然就是用糯米做成粽子形状的月饼吗?来不及消化过多名目,还是最耳熟能详的北方豆沙甜粽、南方咸肉粽更叫人有亲切感。

  连辣粽子都有人研发

  如果你曾经抱怨粽子的品种太少,甜粽子不是红豆就是豆沙,咸粽子不是咸肉就是腊肉。那么,现在要找只有一种馅料的粽子,反而变成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大部分新口味的粽子,至少都由两种以上的馅料做成。最夸张的一种是金华八珍粽,光是主料就有八种,零零碎碎加起来,真是叫人担心一口咬下去,还能吃到糯米的部分吗?

  新口味粽子从名目上,活像是中秋月饼的翻版,瑶柱鲍鱼、莲蓉蛋黄、绿茶香芋等等,忍不住要认为出品商太过偷懒,直接就把中秋月饼的那一套用到粽子身上。当然,相比月饼还是要收敛得多,因为粽子毕竟是要用糯米、粽叶包裹,放到炉子里煮熟的,受到更多选材上的限制,基本也不会过于出位,还是以肉类、果类、豆类这些不容易生熟有别,或者和糯米的口感相左的材料为主。据说有人也在研发辣味的粽子,但市面上还没有看到。依旧是咸甜两派二分天下。

  和对待新口味月饼的态度相似,消费者对新品种的粽子虽然充满好奇,也会有尝试一二的意图。但是最终,仍旧会回到咸肉、豆沙的传统配料上来。毕竟,大多数人吃粽子,要么是为了应一个传统的景,要么是为了重温粽子带来的过往回忆。吃粽子,终归是重在情义,而不是为了尝新。

  多看一眼 吃粽之时要多吃纤维质

  由于粽子是糯米制品不易消化,端节前后,千万不要餐餐吃粽子。只吃粽子忘了其它种类食物——如青菜和水果等的摄取,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纤维质不够,容易造成便秘。如出现腹胀或拉肚子等肠胃不适症状,可以先行涂抹薄荷油或空腹一餐,加以缓解;如果还是不舒服,就要就医。

  可以在吃粽子的时候,配一碗清淡的汤,如冬瓜、竹笋、丝瓜汤等,最后再来一份水果,增加纤维质的摄取,达到营养均衡。

  吃粽子时,最好少淋上佐味的沾酱,如蕃茄酱、甜辣酱等,因为这些都是含钠量高的调味料,对血压高或有心血管疾病者不利。

  慢性病患者不必完全不吃粽子,只要浅尝辄止就可以,而一般人一次最好不要吃超过二颗粽子的量。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