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忽冷忽热易感冒 三伏大热天坐车还得“防空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22 18:10:3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昨天,从一趟凉飕飕的公交车上下来,上班族万妍感冒了,全天都在喷嚏连天、鼻涕直流。其实,万妍还算“有备而来”,她每次出门都带着一件长袖衣服备用。“可有些空调车的温度还是太低了,坐个七八站冻得直打哆嗦。上下车温差一大,简直是找病。”

如今,北京进入盛夏,烈日当空,大多数公交车都打开了空调方便乘客。但不同线路的空调车温度却不同,有的挺冷,有的微凉,有的则有点热乎乎。

记者用温度计实地测量发现,不同公交车存在五六摄氏度上下的差异,明显超过不同地铁线路之间的温差幅度,甚至同一趟公交车的不同车次空调温度都不同。公交司乘人员坦言,乘客众口难调,而且由于公交车无法做到完全封闭,想实现固定温度难度较大,乘客如果感觉车内温度过低或过高,可随时要求司乘人员调整空调温度。

出门坐车还得“防空调”

昨日13时许,在火辣辣的太阳照射下,地面温度已达到了35摄氏度。朝阳区松榆东里南门公交车站,出门办事的王桂芳老太太一边忙着翻公交卡,一边熟练地从大提包里抽出一条有点厚的披肩。“这是准备一会儿上车后披在身上的。没办法,空调车温度太低,我这老太太坐在风口下吹一会儿,肯定感冒。”

昨日,记者乘坐多趟公交车看到,不少女士都会随身带件披肩或长袖衫备用。

上班族万妍每天早上从北京工业大学南门坐公交车换十号线,她对此挺有感触。她说,这段距离有53路、29路、674路等多趟公交车,各辆车的空调温度却不太一样。为此,她每天出门都带一件长袖衣服,遇到温度低的空调车就穿上。如果车内靠窗座位有空座,她怕直吹冷气,宁愿站一会儿。“夏天如果外面下雨,车里再开空调的话,那感觉就更冷了。”

实测公交车温度有高有低

昨日,记者带着温度计在首都图书馆附近乘坐多辆公交车进行了实地测量。

记者首先选择了一辆486路公交车,车上人较少,一路上空调开得很足。乘客们在车内能明显感觉到没了室外的燥热不适。记者坐在车后方右侧靠窗位置,头顶上方的空调出风口有冷气吹出。用自带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约23℃。大约过了十多分钟后,胳膊和后背感觉到明显的凉意,加上等车时出了一身的汗,冷风吹着后背有点“拔凉拔凉”的。

旋即,记者换乘了一辆985路公交车,车厢内座位基本坐满,明显感觉闷热。不过,空调出风口有旋钮,乘客可以选择关闭或调整大小,乘坐相对比较舒适。

但是,记者乘坐53路等线路公交车时,感觉车厢内有点热,温度计显示28摄氏度。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测量多辆公交车发现,有些车的前后不同位置,温度显示不同。比如486路公交车前部座位,头顶正好吹着冷气,温度计显示为26摄氏度,可走到车尾就变成了29摄氏度。原因是这种型号的车发动机在尾部,车内温度被烘高了一些。

对此,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说,全市的标准是室外气温达到26℃以上,公交车就需要开空调。公交车上的空调可以调温度,也可以调风速。空调一般会开到25℃左右,风速开到最大挡,车窗也都关上。但就算这样,车内温度一般也会有高有低,25℃到29℃都属正常。原因是车厢太大,车尾部还有发动机,加上车门也经常开,和室外空气置换,温度保持恒定无法做到。

乘客可随时要求司乘调温度

交通服务热线96166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地铁列车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运行,温度相对好控制。不过,记者测量1号线、2号线、10号线和亦庄线等多条地铁线路发现,各条地铁线路的温度也不尽相同,有的线路温度低至23℃,有的达到26℃,不过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公交车。

北京地铁公司此前曾对此回应表示,地铁列车空调是按照地面和地下不同的线路条件,设定启动温度。受到车辆空调技术条件和性能的限制,列车上线后车厢设定温度很难调节;温度设定主要考虑高峰时段车厢内人多的需求,兼顾平峰时段的需要。另外,地铁列车的空调是在特定环境下运行,不同于会议室、商场等公共场所,车厢温度受开关门影响较大,不可能保持恒定的温度;而且车厢空调的进风和排风口位置不同,乘客站的位置不同,冷热感受也不一样。

对于空调车的温度不同,北京市交通服务热线96166客服人员介绍,公交车的空调开关由每辆车的司机根据车内人流量、室外温度等情况自行掌握。有时候司机也很为难,因为年龄大的乘客或女性乘客觉得冷,年轻男乘客或稍胖点的乘客又觉得热,所以众口难调。

“乘客如果感觉车内温度过低或过高,可随时要求司乘人员调整空调。”这位客服人员介绍说,假如车厢气温很高,但司乘人员却以种种理由拒开空调的话,乘客可以拨打96166反映。而地铁公司建议,怕冷的乘客尽可能多拿一件外套,并躲开空调出风口。如果嫌热的话,就在乘车时靠近空调出风口。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