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台湾到大陆的简单生活之旅 |
作者:周霞芳 文章来源:环境与生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14 15:45:2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在重庆,大家一起掰玉米粒。 “大部分东西是捡来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汲泉而饮,采野而食,名利于我,何有哉”,这是区纪复及其夫人黄秀娟真实生活的写照。 在盐寮,入口处连门都没有,只有一根竹竿,来人要弯腰才能进入,意味着“谦卑”。当初创立盐寮的时候,区纪复秉着不破坏自然的理念,不用水泥铺路,而是用从海边捡来的石头铺就,慢慢捡,慢慢铺,一条几十米的小路足足铺了一年,石头缝隙间的各种野草自由生长。建房子也是用捡来的石头和木头。别人拆旧房子时,区纪复跑去帮人拆屋,别人打算扔掉的旧材料,他捡回来派用场。当地还可捡到大理石,也是造屋的天然材料。捡来的废电线杆被他做成了瞭望台。 “这个院子,大部分东西都是捡来的。”区纪复的理念是动脑筋,不要动钱,要用头脑代替金钱。 关于如何不花钱得到想要的东西,区纪复总结了有趣的几条经验:一是捡,二是跟别人要,三是借,四是自己做,五是买二手的,六是耐心等待,总有一天可以捡到、要到、借到,或者到那时自己也不需要了。 因为不担心任何东西被人偷走,他家从不锁门。 区老用废品即兴做成的作品《爱》
美丽的乡野生活 “野地的花穿着美丽的衣裳,天空的鸟儿从来不为生活忙……”,30多年来区纪复没有工作,没有赚钱,一切自给自足、顺其自然。他抛弃了现代化的物质,与大自然共生共荣。 区纪复盖房子时,会顺着地势而建,并且特别设计四面都是窗。在台风来的方向种上树。可以透过窗看大海,伸手就能摸到窗外的树,可以摘香蕉树上的香蕉吃。25年来,除了小维修之外,房子没出任何大问题。 盐寮的树,只有少部分是人工种的,其他都是野生的。院子里的桑椹,他们从来不打,上层的专门留给鸟儿吃,菜地里的菜也留一个角落给虫子吃。洗涤刷牙,都用溪水解决。吃饭也很简单,一直用的是25年前跟别人要来的一口铁锅,用捡来的柴烧火。在海边经常可以捡到“漂流木”,很耐烧,这成为区纪复做饭的柴火。 饮食上主要是吃素,用蒸、煮、烫的方式烹调,油是用“滴”的方式滴进去,少放盐、糖以及其他调料。吃饭的时候怀着感恩的心。 区纪复开心地说,在当地有三四十种野菜可以吃,从不买菜的他,平常还会去市场里捡别人不要的菜。在台湾的菜场角落里,常有很多卖相难看的蔬果被丢弃,其实还可以食用。现在一些年轻人也跟着区老一起捡菜吃,并不觉得难堪。在区老看来,这不是没面子的事,反而是在做好事。 在广州站,大家烧柴火煮面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