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环保生活如此新潮:聚餐自带碗筷身穿塑料衣物
作者:黄孝萍  文章来源:江南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3 8:32:4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拿出自己携带的碗筷吃饭,1月11日,慈济环保站邀请了数百位弱势群体围炉迎接新年。会场上,同桌就餐的不少环保人士,其举手投足展示的一些细节感染着他人:原来环保生活也可以显得时尚和精致。

  打开自己的小包——一个绣有精致花纹的布袋,里面有一双截成两段的筷子,对准螺丝轻轻拧上,长度就和日常使用的筷子完全一样。昨天午饭时刻,慈济环保站的志工杨淑媛拿出自己的碗筷时,周围有很多人略显惊讶。许多现场的志工都表示,他们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自己带着碗筷和水杯外出就餐,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碗筷。

  “不仅环保,我们觉得这样的方式还能保护自己的脾胃”,一位志工表示,自带碗筷可避免疾病的传染。在餐桌上,他们还推行公筷母匙的就餐方式,使用公用的筷子和汤勺夹菜舀汤到自己的碗里。自带的碗筷在食用过后,他们也有自己的处理方式。一小张餐巾纸先擦嘴,对折后擦筷子,再对折把碗底的汤汁擦去,尽可能让餐巾纸物尽其用。

  在环保屋内,一些彩色的塑料颗料和线圈也很吸引人,旁边还有用这些材料织就的成品,是两件名为“环保冰凉休闲衫”的衣物。很难想像,这些是由塑料废弃品制成的。一位吴姓志工拉开外套,表示她里面穿着的编织精良的T恤就是用这种材料制成的,非常透气和保暖。此外,很多志工脖子上的围巾也是这种材质制成。据说在台湾,有专门的回收企业来制造这种经过论证属于无害的环保衣。

  慈济环保站门口有块菜地,其种植的蔬菜据说都是用酵素等天然原料来施肥和杀虫的,是真正的绿色菜品。志工金冬表示,湖滨饭店原本每天要产生60公斤厨余垃圾,但通过制作酵素等方式,如今每天的厨余垃圾量才10公斤左右。(黄孝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