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批中国“芯”汽车将批量投产 |
作者:鲁菲 文章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30 2:02:4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8月23日,经过近一年多严格极限测试的“康佳AE06”汽车电喷系统在重庆成功通过客户验收。 “‘康佳AE06’汽车电喷系统不久将正式批量投产和销售,首批将装配“东风小康”微型客车。”康佳集团副总裁何建军在发布会现场宣布。此举标志着中国本土企业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系统产品正式获准进入市场,第一批搭载中国“芯”的汽车将在重庆诞生。 自主研发催生汽车“中国芯”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国的汽车销量开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000年,私家车的数量急剧上升,一些急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中国消费电子企业纷纷进入汽车电子领域淘金,创维、TCL等都很快建立了汽车电子部门,美的、波导甚至还一度尝试进入整车制造领域。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汽车电子企业多以生产卡带机、车载CD、车载电视、音响等外围产品为主,很少有企业深入到汽车电子的核心领域——电子控制系统。 在汽车行业,发动机被誉为汽车的心脏,而电喷系统则是保障这个心脏正常运转的关键部件。作为控制发动机的关键部件,电喷控制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和严格的准入限制,长期以来,技术和市场一直垄断在博世、西门子、德尔福、摩托罗拉等国际汽车电子巨头手中,包括中国汽车电子企业在内的大量发展中国家的厂商也只能望洋兴叹。 谁也没有想到,在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史上,康佳这个后来者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开始谋划多元化的那天起,在家电业搏杀多年的康佳就意识到,没有核心技术的盲目多元化,就像摊大饼一样危险,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横向扩张很可能因为资金链的问题或环境的变化走入死胡同。经过深思熟虑,康佳决心从最关键的部分下手,先啃硬骨头,力求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上实现突破。 康佳汽车电喷系统的问世,打破了国外厂商垄断技术的局面,填补了国内汽车电子行业的技术空白,同时,由于这一研发直接面向国内汽车厂家这一客户群,系统指标、匹配方式和技术支持服务更贴近国内汽车厂家需要,因此从诞生之日起,它与外资品牌相比就更契合中国市场的需要。 千锤百炼锻造汽车“中国芯” 2005年年初,康佳的汽车电喷控制系统顺利通过国家指定检测机构的检测,随后康佳先后与多个客户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针对客户提供的样车进行电喷控制系统研发、参数标定,并在各种条件下对配备康佳电喷控制系统的发动机和汽车进行安全、节能、操控性能、环保等指标的严格检验。 康佳电控系统高级技术经理朱江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8月23日亮相的“东风小康”微车上装配的电控系统的研发标定和测试工作在2005年就正式拉开帷幕。签署开发协议后,渝安淮海为康佳提供了测试用的发动机和工程样车。从2005年开始,康佳首先进行了发动机台架标定试验,结果装配有康佳AE06电喷管理系统的发动机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目标要求。 随后康佳又进行了驾驶性能测试,双方测试人员驾驶工程样车分别在市内、郊区、高速公路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均表现良好。 根据约定,测试人员又历时10个月先后到黑龙江、云南、海南等地对样车进行了极限环境测试。结果显示,在零下30度的低温环境、零上40度的高温条件和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环境下,装配有康佳AE060型汽车电喷系统的车辆均顺利实现一次启动,驾驶性能也表现优秀,康佳的电喷控制系统成功经受住了严酷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考验。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考验之后,康佳电喷控制系统产品终于得到了客户的认可,领到了国内第一张进入市场的“准生证”。 康佳汽车电子总经理常京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康佳已经与国内多家汽车制造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预计康佳汽车电喷系统在3年内将达到每年40万套以上的销售规模,届时,汽车电子将逐步成长为康佳未来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