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玉米汽车就是乙醇汽车,最早诞生于巴西,而且大的汽车跨国公司德国大众、奔驰、宝马、丰田也都在乙醇汽车制造领域有了捷足先登的业绩!
谁也不曾料想当年在萨尔图——大庆,铁人王进喜钻探中国石油第一口井时,石油的资源会逐渐枯竭,还是在这块复耕土地上,人们用玉米转换为乙醇,形成新的动力资源,于是就有了玉米汽车的说法。
一
如果说,甘蔗帮着巴西渡过了能源危机,同时又迫使巴西政府建立了新的能源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那么,中国将如何利用玉米产生新的资源汽车发展战略呢?!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巴西为了推动农业种植的发展和解决能源问题,启动了以酒精为燃料的可替代能源战略。
目前在巴西全国使用乙醇汽油,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无水酒精,燃料的汽车达1550万辆, 摩托车350万辆;完全用含水酒精作燃料的汽车达220万辆。
巴西是个拥有1.85亿人口的国家,全国的加油站可供选择乙醇、汽油或优质汽油。
各种汽油都是至少含20%乙醇的混合型汽油。纯乙醇每升53美分,而汽油每升99美分左右。在巴西,之所以买汽油,是因为买不到其它燃料,汽油始终是最不经济的选择。
乙醇并非是巴西新发现的能源自给的唯一选择,但它代替了巴西全国汽油消费量的40%。
1975年,巴西实施全国乙醇计划,当时燃料供应约90%依靠外国石油。政府为甘蔗种植提供补贴,在人口1500人以上的城镇强制执行加油站安装乙醇加油泵。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巴西销售的车辆使用乙醇燃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价格大跌,乙醇生产提供的补贴被取消。甘蔗从生产乙醇转产为生产食用糖,导致加油站乙醇供应短缺。而生产乙醇燃料车的汽车工业也几乎完全停产。乙醇燃料车的销售从90%以上,一下子降到不足1%。
70年代初由甘蔗工业出资成立的圣保罗甘蔗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从各种甘蔗的基因结构到工业提炼所有环节的先进技术。到21世纪初,石油价格上升,乙醇生产成本从每升60美分降至20美分,具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乙醇生产经济性的提高和 国际油价上涨,巴西乙醇产业发展愈来愈经济化。大众汽车公司向巴西市场推出了第一款灵活燃料车,而通用和福特公司等也随之效仿。
大众公司认为,如何以最佳方式实现车用燃料的过渡,任何国家都难以决策的。灵活燃料是多种可供选择的办法之一,由于市场供应燃料的营销模式与原先一样,因此实施起来很简单。如果供应有问题,只要从一种燃料换成另一种就行。在巴西,向新型燃料车过渡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最近,美国的研究表明:用美国全部谷物作物生产乙醇,只能提供替代美国约12%汽油需求。目前,尽管美国从巴西进口的乙醇占总需求量的5%,但每加仑征收54美分的关税,限制了从巴西大规模进口乙醇。目前,巴西不具备向国际市场大量供应乙醇的条件。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乙醇的未来既不取决于甘蔗,也不取决于谷物,而是取决于技术创新生产纤维素乙醇,即从生物质中提取的生物燃料。美国能源部宣布,将安排2.5亿美元用于研究开发纤维素乙醇技术。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