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广州发展“立体停车”正当其时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24
 

    编者按:

    前不久,广州宣布进入“百万汽车”城市行列,随着车辆的增多,停车难日益严峻。在城市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缓解这个难题?“立体停车”为此提供了思路。这篇文章在对国内外城市停车方式发展趋势、广州停车发展现状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加快广州立体停车场(库)发展的建议。

    1920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用机械升降的汽车库,从此,立体停车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日益普遍的现象。立体停车场(库)有各种形式,比较常见的有多层升降横移式停车装置和电梯式立体停车场。

    立体停车场(库)可以向空中发展,也可以向地下延伸,有的地下停车场深达几十米,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节省土地;安全、耗能少、有利环保;存取便捷;投资效益高。

    正是由于立体停车场(库)的种种优势,上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和西欧国家陆续兴建了多种形式的机械化停车库。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电脑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包储技术的发展,一种由电脑自动控制的全新的机械化立体停车场(塔)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兴起。在日本等国土面积小、汽车数量众多的国家,立体停车设备已经占据了70%的绝对优势地位。

    在国内,近几年,北京、上海、青岛等大城市也加快了立体停车场(库)的发展。相比之下,广州市的立体停车场(库)发展速度比较慢,自上世纪90年代初才有第一座机械停车库,在老八区的停车泊位总数中,机械立体停车泊位不到1%。虽然广州市的规划部门早就做了机械停车库的相关规划,但进展非常缓慢。

  影响立体停车场(库)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立体停车场(库)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一直以来,立体停车场“身份属性”不明晰,有人把它称作为建筑物,也有人称作构筑物,还有人称其为设备。三种身份属性,其申报审批是不一样的。开发商为建一个立体停车场,仅办理各种手续竟需要近2年的时间,因为涉及到政府若干个部门,在申报过程中半途而废也是常见的。这使得投资者“望而却步”。

    2.投入严重不足,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立体停车场(库),比起传统自走式的停车场,技术要求高,一次性投入大,成本回收期长。长期以来,政府对停车设施的资金投入远远小于对动态交通的投入。同时,社会资金进入困难重重。

    3.科学合理的价格体系尚未建立。价格是停车场建设的重要调控手段,也是重要的管理手段。没有盈利,很难激发投资热情。

  4.传统的停车习惯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停车习惯是将车停在地面,对立体停车场(库)不习惯。这使得一些已经建好的立体停车场(库)生意萧条,入不敷出。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加快广州立体停车场(库)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强对立体停车场(库)发展的研究和规划。站在现代化大都市发展和强化中心城市功能的战略高度,重视停车产业的发展,将立体停车场(库)的发展作为解决静态交通的重要项目来研究和规划;把智能立体停车场(库)建设作为汽车产业配套发展和城市规划的重点项目;组织研究和制订机械停车场(库)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和完善立体停车场(库)的发展规划。

    二是积极推进中心城区立体停车场(库)的发展规划的落实。根据交通规划部门制订的《广州市城区机械停车库近期实施规划》,近期将计划建设20个机械停车库。提供泊位3200个,总投资大约6亿元。相关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加快推进规划的落实。

  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一是政府应加大建设投入,如重要的商业中心区、旅游景区和“停车-换乘”枢纽性停车场等公共停车场。二是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吸收社会资本。不少投资商都看好广州的停车场建设,要研究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在用地政策、审批制度、征地拆迁、价格机制等方面为社会资本的进入扫除障碍,逐步形成停车设施建设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四是制订鼓励公共停车场尤其是立体停车场(库)建设的优惠政策。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城市纷纷出台鼓励建设公共停车场的优惠政策。如西安市2007年1月出台《关于加快西安市停车场建设的优惠政策及保证措施》中明确规定,“对于新建立体式停车场,满足停车收入大于总收入70%的,从经营之日起,减免第1年经营所得税,从第2年起,所得税税率由33%优惠到15%”;“立体式停车场可允许一层进行商业经营活动”等等。广州市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研究制定鼓励公共停车场,特别是公共立体停车场(库)建设的优惠政策。

    此外,还应打造广州立体停车设备的品牌。积极支持停车企业尤其是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制造企业的研发,加快技术创新,提高其创新和竞争力。 (作者是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