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水资源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绿色汽车将获更多政策支持
Eedu.org.cn 作者:邵玉梅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5
 

  无论是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还是中国本国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绿色发展都是不可回避的挑战。

  近期,中国绿色公司高峰论坛选择了世界屋脊的拉萨举行。面对人类生活的极限海拔,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企业家们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可持续经济与共建新商业文明之道。中国企业10年的快速发展,虽令GPD快速增长,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破坏。目前,中国已成为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国,备受国际舆论关注,减排压力巨大,而相当多的“两高一资”产业将在未来面临生存困境。未来中国企业还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而目前的经营模式已让许多企业家看到发展的瓶颈。中国企业如何能在世界舞台继续前行,如何成就更多百年品牌,中国企业不得不寻找更科学、更合理的发展模式。同样,众多汽车企业也将面临企业的转型与蜕变。

  中国车企主要存在两大类别,一种是以模仿起家不断扩大提升规模寻求发展的自主品牌,另一种则是已在世界舞台经历了大浪淘沙有着明确的企业规划的合资品牌。虽然在地域广袤的中国市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但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需求上升,一些车企已经看到发展的天花板。尽管也有许多企业试图转型,但转型的困难却比想象中还要巨大。信奉神灵的藏族人讲究活三辈子,今生的福分是前世修来,而今生也要为来世修好福分。企业的发展也与此类似,品牌的沉淀以及发展的方向都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比许多车坛的国际“大腕”,中国车企既没有过去的沉淀,也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而要成为百年老品牌,必须在企业阵痛的转型中坚持健康、科学以及与社会和谐的企业发展方向。

  宝马中国的徐智俊在高峰论坛中提出了天、人、车合一的概念。未来汽车将不再成为环境的“包袱”,汽车技术已在节能与排放方面有了显著成绩,零排放也将在未来成为现实。同样,上海通用在发布“绿动未来”二期规划时,也表达出企业应有“赎罪”心态。当传统汽车产业给环境带来沉重压力时,有责任感的企业也有义务研发、生产出更节能环保的汽车来缓解这种压力。

  “十二五”期间将成为中国产业战略转型的重要节点,无论是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还是中国本国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绿色发展都是不可回避的挑战。而从政策层面来看,今年密集出台的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资源循环利用鼓励政策都表明,未来5年绿色产业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