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龟背竹为常绿藤本植物,有一定的滞尘能力。虎尾兰,又名虎皮兰、锦兰,它除了可以作为观赏植物外,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毒性成分,降低污染空气对人体的危害。深圳商报记者张为真摄
深圳商报记者 张为真
市民如何在家里应对PM2.5侵袭?专家建议,在室内有选择性地种点花草、使用空气净化器等,都可适当防范。
空气净化器行情火爆
据悉,我市14日环境空气监测结果显示,全市18个监测点位空气首要污染物全部为PM2.5(细颗粒物),其中有12个点位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三级,即轻度污染。这是我市正式发布PM2.5数据以来,空气质量首次出现轻度污染状况。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PM2.5这种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超细颗粒”,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严格的空气质量准则值,健康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年均浓度,应低于10微克/立方米。如果超过这个值,人群中的总死亡率、心肺疾病的死亡率和肺癌的死亡率就会显著增加。
应对PM2.5的侵袭,政府部门的态度是,监测公布之后,核心问题还是治理,综合治理的举措包括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治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高排放产业、珠三角各个城市区域合作、联手治理等。有关专家对市民出门给出的建议是绿色出行、霾天最好暂停晨练、远离二手烟等。那么,对于更多时间待在室内的市民又该如何预防呢?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对PM2.5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勤换过滤芯。
记者也随即在网上发现,空气净化器产品的关注度明显提高,搜索“空气净化器”,超过1.6万个产品出现。据有关统计,上月某商城空气净化器销量环比增长超过50%,同比增长超过250%,市场行情火爆。
多摆秋海棠类植物
专家同时建议,有条件的话养花种草也是一种有效办法,绿色植物能吸附部分有害气体,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盐田区城管局分管绿化的韩俊永先生告诉记者,有《净化室内空气植物应用及管理手册—居家生活版》一书,对室内常用观赏植物的滞尘、吸收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作用进行全面介绍,书中选取了50种植物,根据植物的滞尘能力以及植物叶片吸附颗粒的特点,通过实验,对植物叶片滞尘量进行了排名。排名靠前的有马拉巴栗(发财树)、千年木、孔雀竹芋、龟背竹、凤梨类,千年木、福禄桐等常绿木本植物使用较为普遍。为防止家中灰尘污染,建议居家除了摆放常用的观叶木本植物外,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多摆放些滞尘能力强的草本观花、观叶植物,如秋海棠类、大岩桐、白网纹草、肾蕨等。
记者采访了仙湖植物园一直对植物改善环境进行课题研究的李楠博士,她表示,绿色植物确实能够改善环境,特别是叶表面有结构的植物捕捉尘埃的能力更强,此前有对防甲醛、防辐射的植物进行跟踪研究,但专门针对PM2.5颗粒的目前还没有深入研究。不过室内种植植物对改善环境污染肯定是有正面作用,当然,种植量大作用会明显,种植量小作用相对细微,改善空气的过程就会比较长。市民在选择时,叶表面绒毛较长的植物吸附力会相对较强,同时也要注意这类植物中有些植物的分泌物会带来其它副作用,更适合养在阳台或院内。她特别提醒,凡是室内种植的植物,一定要定时淋洗叶片表面,否则吸尘吸满了就起不到吸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