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对食品安全的五大误解
Eedu.org.cn 作者:杨步月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0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 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 人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能吃什么?”“导致这一疑虑出现的关键原因是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存在很多误解。”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7日对媒体强调了这一观点。

  陈君石在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论坛”上指出,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误解主要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一是消费者要求食品“零”风险。

  人们普遍认为开车、坐飞机等导致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却不能接受食品中存在任何风险。从保护健康和生命的角度看,这一心态可以理解,可是不符合科学,因为我们并非生活在真空中,食品“零”风险根本不存在。

  二是过于重视化学污染,而忽视食源性疾病。

  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化学污染正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政府三令五申地加以禁止、媒体不厌其烦地加以报道,却忽视了食源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的现实。

  三是笼统地把假冒伪劣与食品安全划等号。

  将两者划等号,无形中夸大了食品安全问题。

  四是将致癌物污染的食品等同于致癌食品。

  被苏丹红等致癌物污染的食品固然不好,但人体吸收只要达不到一定量,不会引发癌症。对此,人们没必要恐慌。

  五是将不合格食品等同于有毒食品。

  一些商贩在瓜子外皮上涂矿物油是为了让瓜子好看,被媒体炒作为“有毒瓜子”。其实,矿物油也称“液体石蜡”,具有通便等作用,国家允许将其用在食品上。商贩们只是没有得到有关部门批准便将其用在瓜子上,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为非法使用,但不等于有毒。

  陈君石呼吁消费者和政府部门正确认识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首先,科学家们要持续地对食品进行危险性评估;其次,政府部门要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出台法律法规;同时,科普教育、媒体宣传等渠道,应就相关的危险性进行广泛交流,消除人们的误解。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