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吃海螺应该去头防中毒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39健康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9
 
  螺味甘咸、性寒,入脾、胃、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止渴,醒酒的功效,食用田螺对狐臭有显著疗效。

吃海螺应该去头防中毒

  简介

  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营养分析

  1.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食疗作用。

  2.食用田螺对狐臭有显著疗效。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黄疽,水肿,小便不通,痔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适宜糖尿病,癌症,干燥综合征者食用。也适宜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者食用。

  2.凡屑脾胃虚寒,便溏腹泻之人忌食。因螺性大寒,故风寒感冒期间忌食,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素有胃寒病者忌食。

  食物相克

  螺肉不宜与中药蛤蚧、西药土霉素素同服。不宜与牛肉、羊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吃螺不可饮用冰水,否则会导致腹泻。

  食用指导

  1.为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在食用螺类时一定要煮透,一般煮10分钟以上再食用为佳。

  2.死螺不能吃。

  3.海螺的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海螺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短(1~2小时),症状为恶心、呕吐、头晕,所以在烹制过程中要把海螺的头部去掉。

  食疗作用

  味甘咸、性寒,入脾、胃、肝、大肠经。

  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止渴,醒酒的功效。

  治热结小便不利、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