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早熟”的西红柿可放心吃
Eedu.org.cn 作者:叶依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7
 

  西红柿营养丰富,老幼皆宜,如今却让老百姓感到越来越“不放心”。果身都是通红的,“一看就是被催熟的”,而且有的是尖顶、硬芯,购买时就不免犯了嘀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介绍:使西红柿早熟早红的物质,是涂抹在西红柿的表面的“乙烯”,乙烯是一种植物的生长激素,不是化学物质,更不是动物激素。使用这种植物的生长激素,是因为西红柿本身的成熟过程靠自身体内的乙烯来完成,人为加入乙烯之后,对西红柿的成熟可以起到“催促”的作用。乙烯对人体并无伤害,在自然情况下可以挥发,所以可以保证安全。

  如果市民在挑选西红柿时仍然有顾虑,还可以采取“一看、二摸、三存放”的办法:

  一摸。西红柿成熟的标志是软而不是硬,如果摸起来感觉里面有明显硬芯的西红柿,最好不买。

  二看。成熟的西红柿通红,黄色品种则明黄,如果颜色有深浅不均,最好不选;外形轮廓自然,“歪瓜裂枣”的西红柿可能更甜,但如果果身上有明显的突起,可以不选。另外在同一个品种中,如果个别有明显的尖顶,就说明不代表这个品种的特征,可能因为过分使用激素所致。

  三存放。西红柿刚刚买回家最好不急着食用,因为西红柿有一个“放熟”的过程,而且外表涂抹的催熟催红物质“乙烯”,在放熟时可以继续挥发。食用时,用清水洗净后即可,如果实在对乙烯有“心理障碍”,可以拿开水烫一下,把皮剥下后再吃。

  黄委员介绍说,果类蔬菜,相对于叶类蔬菜,病虫害少,尤其是西红柿,用的农药相对来说较少,所以老百姓大可以“放心吃”。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