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人类是先吃饭还是先吃面?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39健康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14
    古人最初蒸饭煮粥是粒食的。

  人们是怎样把谷物脱粒做饭的呢? 《诗经·生民》中说:“舂之揄之,簸之揉之,释之叟叟,蒸之浮浮。” 这里告诉我们,谷物脱粒和做饭是一个繁复的集体劳动过程:有的人用木杵在地上掘出的臼里捣着谷物,有的人用木瓢把舂好的谷粒舀出来,有的人用双手搓揉着谷粒使糠皮脱下,有的人在簸糠皮、稗子,待谷物加工好后,就去淘米,淘米声嗖嗖响,接着下锅蒸煮,热气升腾,这样才能实现粒食。 先秦时代人们常吃的粥饭是黍、稷和菽。黍和稷统称粟,菽是豆的古称。当时稻米和麦子都是珍粮,一般人不容易吃到。而且要吃麦子,也不能粉食,只能粒食,把小麦仁蒸煮成麦饭、麦粥吃,因为石磨还没有出现。 春秋末期,公输般创制了石磨。石磨用来磨砻谷物,既能磨脱谷物皮壳,又能作进一步加工,使小麦的麸皮从麦面中分离出来,做成了面粉。当人们学会磨制面粉和米粉的时候,各种粉食制品乃应运而生。

  到了汉代,用人工手推和用畜力牵动的石转磨试制成功,人们又创造了簸选谷物用的木制农具棗风车(又叫 扇,是利用扇板回转生风的原理制成的),这样,从原粮到口粮、从粒食到粉食一系列加工过程,面貌完全改观了。 自两汉到近代,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农村,杵臼、踏碓、水碓、风车、石转磨等设置,是很普遍的。元代时,我国巧工瞿氏发明机械传动磨面的方法,把磨设在楼上,楼下设机轴以旋之(据明陶宗仪《辍耕录》)。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机械传动磨面的设备。人们要粒食还是粉食,可以各听其便了。至于采用钢磨加工粮食,那是上个世纪中叶以后的事了。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