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别让副食“喧宾夺主”
Eedu.org.cn 作者:于峰    文章来源:千龙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28
    食物养生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膳食即以谷类食物为主。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从温饱走向小康,谷类食物作为主食的地位受到了冲击,鸡鸭鱼肉等副食登上主食“宝座”。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人均每日粮食的消费量已不足250克,而由脂肪供给的能量却超过了30%,蛋白质的供能比例也达17%以上,膳食结构已趋于高脂肪、高蛋白质和高热量。这种不符合科学的主副食错位,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主食和副食的错位,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可诱发冠心病、肥胖、糖尿病、癌症等“富裕病”。

  动物性食物含脂肪量较高,尤其是猪肉,一般含脂肪量都在30%以上。动物脂肪主要是饱和脂肪酸,过量将导致高脂血症,进而造成诸多健康问题。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指出,应该“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食物多样是指膳食中要包括五大类食物,即谷类、薯类、豆类动物性食物;奶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油脂。平衡膳食必须要由上述多类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除此之外,各种食物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要合理搭配,方能使营养更合理,促进人体健康。

  一个成年人每日粮食的摄入量一般应为300~500克,还要根据劳动强度、性别、年龄来调整。女性、轻体力劳动者和老年人相对吃得少些,但最好也不要少于300克。粮食的种类不要太单一,最好掺杂吃些粗杂粮和一些干豆类。粗杂粮所含维生素和无机盐较细粮高。豆类含蛋白质丰富,且质量高,与谷类同吃可以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一日粮食的分配大致为早餐100克,午餐150克,晚餐150克。每星期吃一至二次杂粮或豆类,如小米粥、绿豆粥、赤豆粥、小米面、发糕、豆豉、豆皮等。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