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跟孔子学冬季饮食
Eedu.org.cn 作者:郭海英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31
 

  大型史诗电影《孔子》将于近期上映。除了“教育家、思想家”这些名号外,孔子其实还是一位养生保健专家。为啥这样说呢?你想想,在战乱的年代,他依然能得享73岁高龄,就是在现代这也算是高寿了,这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论语》中所体现的冬季饮食招。

  吃肉一天不超二两。《论语》中称,“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意思就是,席上的肉虽然多,但不能超过吃饭的量。由于蔬菜稀少,冬天的餐桌经常是肉类唱主角。即使是到现在,民间也流传诸如吃火锅、羊蝎子之类的饮食,它们更是肉类食品的主阵地。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主任王东旭也曾说过,冬天时人很少活动,肉类食品最易在脏腑内积食积热,多吃反而会导致体力下降。特别是中老年人群更要注意,动物性蛋白质摄取得越多,钙质就越容易排出体外。建议成年人冬季一天吃肉最好不超二两。

  三九天更要多吃姜。《论语》还称,“不撤姜食,不多食”。把生姜的保健功效提到很高的位置。其实,在三九寒冬,生姜的保健驱寒功效更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饭前或者饭后半小时喝杯姜红茶。特别是对于冬天想减肥的人,喝杯热乎乎的姜红茶,不但能保暖,又可提高代谢率,消耗体内热量。

  冬天吃东西可以精细一点。孔子在《论语》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因为有个常识是,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丢失大部分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有营养的物质,通常只剩下糖分和淀粉。其实,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冬天时,人们的活动量明显减少,这个时候把蔬菜或者肉类适当地做细有利于肠胃的吸收,而且便于食物营养更充分地释放,有利于身体迅速汲取热量。因此,从冬季饮食保健的角度讲,适当把烹饪过程做“精细”,还是很可取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教研室主任 郭海英)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