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滋阴益元糊配料 磨方之滋阴益元糊
定义:由于体内津液血等阴液亏少,以阴道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表现为机体水液不足、机体降温功能不足的状态。
常见表现:体形瘦长;手足心热,平素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面色潮红、有烘热感;目干涩,视物花,唇红微干,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睡眠差;大便干燥,小便短涩。
易患疾病:易患复发性口疮、慢性咽炎、三叉神经痛、习惯性便秘、干燥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
养生锦囊:这种体质的人群,在阴阳气血的关系上明显偏于阴血的不足(阴血在人体中起濡养滋润的作用,是阳气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与阳气协调维持阴阳的平衡状态),容易出现阳热亢盛的情形,常常怕热,容易亢奋。饮食养生上应该避免进一步损伤阴血,并适度增加清润养护的营养食品为原则。会导致阴血损伤的主要是一些辛辣燥热性的食物和动风动血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姜、葱、椒、狗肉、韭菜等;通常能清润滋补的食物主要是一些甘味而性平或偏凉的食物,如百合、山药、菌类、木瓜、梨等多数谷类和瓜果蔬菜。
食疗磨方:滋阴益元糊,本方是根据《疾病的食疗与验方》中的阿胶羹变化而来。
[组成] 龟板胶80克,黑芝麻200克,山药300克,枸杞子100克,莲子100克,莲子心5克,黑米200克。
[功效] 滋阴潜阳,润燥益元。
[说明] 将上述诸品低温烘焙熟后,磨成粉,每日早晚各取50克,以开水冲调成糊,加入白糖、蜂蜜调味。
磨方之祛痰化湿粉
定义: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表现为体内代谢废物堆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的现象。
常见表现: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易患疾病: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痛风、冠心病、代谢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等。
养生锦囊:这种体质的人群,通常会有阳气功能不足的基础,阳气运化推动水液运行的能力不足,以致水湿停滞,聚久成痰湿。与阳虚阴寒体质比较,同样的动力不足,但虚寒之象不明显。饮食养生上以扶助阳气运行水湿为基本原则,而中医认为水湿的运行主要由脾胃的功能来承担,所以,健脾祛湿就是痰湿体质人群饮食养生具体实施的手段了。健脾祛湿的食物有薏苡仁、白扁豆、陈橘皮、莲子、茯苓、山楂等。
食疗磨方:祛痰化湿粉,本方是仿照中医祛痰名方“二陈汤”的方义,结合食材的特点变化而来的。
[组成] 茯苓100克,(陈皮15克),薏苡仁200克,芡实100克,赤小豆200克,黑芝麻200克。
[功效] 行气化痰,健脾祛湿。
[说明] 上述诸品低温烘焙熟后,磨成粉,每日早晚各取50克,以开水冲调成糊,加入白糖、蜂蜜调味。
磨方之清热祛湿粉
定义: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表现为体内产热过多、温度过高的状态。
常见表现:形体偏胖或偏瘦;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体偏胖或偏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增多。
易患疾病:易患痤疮、脂溢性皮炎、复发性口疮、肝炎、痔疮、痛风、慢性膀胱炎、胆结石、胆囊炎、非特易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病。
养生锦囊:这种体质的人群,其实就是痰湿加上热的状况,可以是痰湿停滞、郁久化热;也可以是原有燥热的体质,因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停聚日久成痰饮。总而言之就是湿热交结的一种体质状态。饮食养生上以清热祛湿为基本原则,同样因水湿的运行主要由脾胃的功能来承担,所以健脾祛湿也是湿热体质人群饮食养生具体实施的手段,只是选择的食物品种应适当偏于凉性,常见的有薏苡仁、绿豆、赤小豆、茯苓等。
食疗磨方:清热祛湿粉,本方是依照清代善治热病痰湿的名医王孟英选药“轻清灵动”的经验而制方的。
[组成] 薏苡仁200克,茯苓100克,绿豆100克,葛根200克,黑芝麻300克,赤小豆100克。
[功效] 健脾祛湿,清热排毒。
[说明] 上述诸品低温烘焙熟后,磨成粉,每日早晚各取50克,以开水冲调成糊,加入白糖、蜂蜜调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