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盛夏瓜果更养生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15
    小暑节气以后,如果您到菜市看看那些琳琅满目的瓜果,您一定会感到这些瓜果长得特别饱满。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夏三月…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瓜果长得如此华美,充实,饱满,那不仅食用可口,并且具有一些养生保健功效。

  瓜果类食物营养丰富,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质元素、膳食纤维和水7大营养成分之外,尚富含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花青素、甙类和生物碱类等保健功能成分。

  中医理论认为,瓜果类食物色、香、味、效俱佳,是夏季养人,强身又能配合治疗的良好食物。五颜六色的瓜果首先给人们美的视觉享受,瓜果的清新芳香气味令人心旷神怡。中医说,凡芳香的食物有5大养生功能:健脾胃,化湿气,化浊气,避秽气,开心窍。另外,瓜果的几种味觉也各有养生和治疗功能,如甘味能补,苦味可清热,泻火,解毒,坚阴,酸味可开胃,消食,涩味可收敛等。

  瓜类食物一般都具有清补,凉补,清热、消暑、止渴、除烦、利尿等功效。对夏季表现暑热,湿热体征的人来说非常适合食用。另外根据不同瓜果性质尚有一些辅助治疗和康复某些疾病作用。

  【黄瓜】

  中医理论认为,黄瓜味甘,微苦涩,性凉。生食或熟食皆具有清咽,消肿,利水,减肥,疗疮,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发热、咽喉肿痛、肥胖、浮肿、疮痈肿痛等人群。另外,黄瓜汁外用有护肤,健肤作用。黄瓜适用于体质偏热,或热病所致的烦渴,咽喉肿痛,浮肿,肥胖,皮肤失健者。黄瓜性偏凉,胃寒者慎食本品。

  科学研究表明,黄瓜含有4种苦涩味道的葫芦素功能成分,其中葫芦素C通过动物实验表明,有抗肿瘤作用。

  烹饪常识表明,黄瓜清嫩可口,适合做冷拌菜,炒菜,或以少量黄瓜配合肉类炒菜、汤菜。

  家常菜谱:

  蒜蓉凉拌黄瓜、黄瓜粉丝汤、牛肉炒黄瓜。

  中医食疗方:

  黄瓜蜜饮

  配方:黄瓜适量,去瓤,蜂蜜适量。

  制法:黄瓜,切薄片,备用。

  用法:将黄瓜片放置保温杯中加蜂蜜,再加入沸水浸泡片刻,代茶频频饮用。随饮随添加沸水,味淡为止。

  功效:清热,止渴,润燥,利咽,消肿。

  适用人群:夏季暑热,烦渴,咽喉肿痛者。

  黄瓜清咽含漱液

  配方:黄瓜250克,干薄荷(中药店有售)适量,凉白开水1000毫升,食盐6-8克(1人1日盐量小勺,1平勺)。

  制法:将以上原料浸泡约4小时,不断搅拌,纱布过滤,取滤液置冰箱中保存备用。

  用法:每日取滤液适量,含漱3-4次。

  功效:清咽,消肿,止痛。

  适用人群:龋齿,牙龈、咽喉肿痛者。

  黄瓜清暑护肤霜

  配方:鲜黄瓜适量,白色乳霜性质的护肤霜膏适量。(注:不可选用凡士林油膏,以免影响黄瓜汁的吸收。)

  制法:黄瓜切碎捣汁,取汁适量,滴入适量的霜膏中,调匀即可。

  用法:涂抹皮肤患部,本品随用随调,不宜贮存。

  功效:清热,护肤,消肿,消斑,疗疮。

  适用人群:晒伤红肿、晒斑、痤疮或皮肤失健者。

  【苦瓜】

  中医理论认为,苦瓜味苦,性寒,生食或熟食皆具有清热,止渴,解毒,明目等功效。适用于热病,消渴,中暑,夏季腹泄,便样黏腻不爽“热泄”,目赤肿痛,以及疮疡等患者。苦瓜性寒,体质偏寒,胃寒者慎用。

  科学研究表明,苦瓜含有苦瓜甙保健功能成分,有一定的降低血糖作用,苦瓜中还含有一种能破坏真菌细胞壁的酶,有杀菌护肤作用。另外,苦瓜中的苦瓜素能增强皮肤的生理活性,具有护肤功能。

  烹饪常识表明,苦瓜味苦性寒,不宜做冷拌菜。清炒苦瓜多配以温热性蒜和辣椒调料,以调和苦瓜寒凉之性。

  家常菜谱:

  蒜末素炒苦瓜、鸡汤煲苦瓜、苦瓜鸡蛋羹、猪肉馅瓤苦瓜、苦瓜粥。

  中医食疗方:

  清热养阴苦瓜茶

  配方:鲜苦瓜去瓤,去籽80%,中低档绿茶20%。

  制法:将苦瓜剁碎,和茶叶一同放在盆中混合均匀,腌渍半日;

  再用小火炒至半干,然后再放在阳光下晒干即可。

  用法: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益阴,止消渴,明目,疗疮。

  适用人群:暑热,內热,消渴,或患目赤,疮疡肿痛者。

  苦瓜清痱液

  配方:苦瓜250克,切薄片;薄荷(中药店有售)10-20克;

  食盐8克(1人用盐量小勺1平勺)凉开水1000毫升。

  制法:将苦瓜,薄荷,食盐置放容器中,加入凉开水浸泡1日,

  不断搅动,滤取清液,备用即可。

  用法:涂抹患处,每日2-3次。

  功效:清热解毒,预防痱子(汗疹)。

  适用人群:夏季易生痱子(汗疹)者。

  益肾苦瓜种仁粉

  配方:苦瓜种仁粉

  制法:苦瓜瓤内的种子,用温水泡透后剥去种子外皮即为种仁,晒干后研磨成细粉备用。

  用法:每次3-6克,1日2次,调水或加入粥食或牛奶中食用。

  功效:补益肾阴,降肾经虚火。

  适用人群:青少年白发、脱发、遗精,以及妇女尿路感染,尿急、尿频、尿痛、尿赤、妇女黄带等患者。

  【丝瓜】

  中医理论认为,丝瓜味甘,性凉。有清热,化痰,通络,凉血,调经,通乳,解毒,疗疮等功效。适用于感染性或内伤性内热,血热,虚热病等患者,或热阻经络引起的月经不调、乳汁不下、肢体疼痛和疮痈疖肿等患者。

  丝瓜性寒,脾虚便溏者慎食。过食易损伤脾胃,不宜一次性多食或长期食用。

  科学研究表明,丝瓜含有皂甙、聚糖类,黏液质和葫芦素等保健功能成分。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疗效观察,具有镇静、镇痛、抗病毒、抗炎和护肤等作用。

  烹饪常识表明,丝瓜不宜生食,大火速炒可少出汤汁,煲汤、烹调羹,炖品或粥食为佳。

  家常菜谱:

  鸡脯清炒丝瓜,丝瓜山药奶肉羹,丝瓜蛋花汤,丝瓜粟米粥。

  中医食疗方:

  清肺丝瓜花饮

  配方:干丝瓜花适量。

  制法:收集鲜丝瓜花,晒干收藏备用。

  用法:每次取干丝瓜花3-6朵置保温杯中,加沸水适量,代茶频频饮用,边饮边加沸水,味淡为止。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

  适用人群:肺热,咳吐黄痰,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凉血鸭肉丝瓜汤

  配方:野鸭肉、丝瓜等量,水适量。

  制法:将鸭肉,丝瓜,盐,水适量放置砂锅中,小火煲汤。

  用法:佐餐,喝本汤为主。

  功效:调经,助奶汁分泌。

  适用人群:血热月经失调和围产期奶水不足者。

  止痒丝瓜络洗头汤液

  配方:干丝瓜络适量

  制法:中药店有售饮片成品,剪成小块备用

  用法:将丝瓜络约100克用纱布包紧,放入洗脸盆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晾温后备用。然后先将头皮部清洗干净,再用丝瓜络水反复洗涤头皮部。

  功效:去头皮屑,止头皮奇痒。

  适用人群:头皮瘙痒,多头皮屑者。

  养颜丝瓜面贴

  古代仕女有用花,叶或瓜片贴在面部,以达到护肤美容效果的习俗,称为“贴花黄”。人们在古画中常见到这种情景。在《木兰辞》中也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辞句。

  这种贴花黄做法多少年来一直流行在国内外。由于丝瓜本身富含黏液质护肤成分,爱美女士多选用丝瓜薄片直接贴敷在脸部,以达到简、便、廉、效、护肤养颜目的。

  【冬瓜】

  中医理论认为,冬瓜味甘、淡,性凉。食用煲汤,喝汤吃瓜肉,有利水,消痰,清热,解毒等功效。适用于消渴,浮肿,营养性肥胖和小便不利等人群。

  冬瓜皮性质和功效与冬瓜相同,但利水消浮肿力强,另外兼有止腹泻作用。

  冬瓜子味甘,性凉。有清肺热,化痰功效。

  冬瓜性凉,年老体弱,阴虚久病,脾胃虛寒,大便稀溏者不宜多食。

  科学研究表明,冬瓜皮含有胆甾醇、三萜类化合物、挥发性等成分。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冬瓜皮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和治疗暑热昏迷症状。另外,发现冬瓜子含有皂甙,瓜氨酸等成分,有对化脓性的疮痈具有排脓作用。

  烹饪常识表明,冬瓜不宜生食而适合烹制汤品,炖品或去瓤填馅料制作冬瓜盅、瓤冬瓜。另外也可制作糖渍和蜜饯小食品。

  家常菜谱:

  小虾干冬瓜汤,冬瓜汤汆丸子,甲鱼冬瓜羹,什锦冬瓜盅。

  中医食疗方:

  消肿冬瓜鲤鱼汤

  配方:带皮去瓤,去籽冬瓜500克,鲤鱼1条(约500克),赤小豆200克,食盐少许,水1000-2000克

  制法:将冬瓜切丁,鲤鱼去鳃去内脏,赤小豆洗净,放入不锈钢锅中,加水以小火炖煮约1小时,调加食盐少许即可。

  用法:每日伴随3餐,适量饮用本汤,连用数日得效可停服。

  功效:本品益气,清热,利水,消肿。

  适用人群:对营养失调性浮肿,心源性或肾源性浮肿者皆可作为饮食辅助疗法。

  冬瓜凉茶饮

  配方:带皮冬瓜,水,冰糖(或木糖醇)适量。

  制法:冬瓜切丁,放入不锈钢锅中加水煮20分钟后,用纱网过滤,留汤液,剩余冬瓜加水再煮20分钟,过滤取汁,合并汤液。再次将汤液加热至沸,加入糖,调味后即可。放冷入冰箱贮存即可。2日内用完为宜,不能久存。

  用法:按一般饮料按需饮用。

  功效:清热,消暑,利尿。

  适用人群:普通人。肥胖、浮肿和中暑者尤为适宜。

  冬瓜子排脓粥

  配方:冬瓜子30克,薏苡仁30克,小米20克,水适量。

  制法:冬瓜子捣碎,放置锅中加水先煎煮30分钟后捞出渣滓,再加入其它原料,补水继续煎煮至粥熟烂即可。

  用法:1日分3餐按个人食量食用。

  功效:清热,有利咳出脓痰;凉血,改善妇女黄带分泌;清热解毒,辅助治疗疮痈肿毒化脓等症。

  适用人群: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妇女泌尿系感染,以及其它外科感染化脓等患者。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