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食用生姜应注意四点
我国传统中医以为,生姜性温而味辛,能健脾胃、散风寒,有“姜能疆御百邪,故谓之姜”之说。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人体轻易内生干燥之气。生姜不仅能够刺激人体发汗,而且具有暖胃、祛痰、驱风、散寒、解毒等功效。
生姜的好处的确很大,但夏季服用同样要注意适可而止。由于生姜中含有大量姜辣素,如果空腹服用,或者一次性服用过多,往往轻易给消化系统引起很大的吸收压力,还轻易刺激肾脏,引起口感、喉痛、便秘、虚火上升等诸多症状。因此夏天食用生姜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热,人们容易出现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等热症。生姜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的原则,不宜多吃。
二、凡属阴虚火旺者,或患有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以及夏季好发的疖疮、痱子等病人,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三、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宜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的畏寒、发热,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更不能用来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受寒引起的呕吐,其它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四、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黄樟素,它能使肝细胞变性,并会诱发癌症。所以,有人认为烂姜可以吃,“烂姜不烂味”,其实是错误的。

中医认为:生姜辛温主发散最佳早晨中午吃
“晚上吃生姜,犹如吃砒霜”的说法流传广泛,那么真相如何呢?
一天之中有阴阳之分,从午夜开始,自然界的阳气逐渐上升,至中午阳气最旺;午后阳气逐渐衰弱,直至午夜阳气最弱而阴气最甚;午夜过后,阳气逐渐恢复。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白天阳气旺盛的时候应该多活动,温补性质的药物吃下去就可以帮助阳气生发,可以摄人适当的阳性(温性)食物,例如生姜等;晚上阴气逐渐旺盛时,阳气就要收敛起来,不能再像白天那样亢奋,这时如果摄人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品,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不利于劳累后机体的自我修复,对身体有害。因此通常情况下,白天吃姜有益,晚上则不宜吃姜。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体质有寒热之别。热盛的人,经常感到身体有各种热的表现,这类人无论白天、晚上都不宜吃姜,而应该多吃寒凉的食物;寒气大的人,经常感到全身有各种冷或怕冷的表现,晚上如果能有姜汤驱寒,则身暖眠安,平时也适宜多吃温热的食物。
因此,所谓“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的提法并不完全准确。食物、药物的使用都有相应的适应证,用得恰当就是良药,用之不当则犹如砒 霜。
上一页 [1] [2]